在家的這段時間,搜索了豆瓣電影TOP250的電影榜單,一個個仔細看下去,發現經典電影真的不愧是經典,故事情節饒有趣味,鏡頭語言或優美、或荒誕或優雅,總能給你美的享受,看完之後略有回味,餘音繞梁。推薦幾部我覺得看完很享受的電影吧。

《走出非洲》

《走出非洲》改編自卡倫·布裡克森的同名自傳體小說,榮獲5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等多重榮譽。
舒緩蒼老的女聲,深情流暢的音樂,非洲廣闊壯美的大地,一幅幅畫卷史詩徐徐在我們面前展開——這就是《走出非洲》的開場。

大量非洲廣袤、樸素景色的鏡頭畫面沉澱出一種甯靜的力量。就在非洲這樣一個原始、樸素,或者說落後的地方,女主從一個愛慕虛榮的富家女成長為一個胸襟寬廣、有擔當、有勇氣的偉大女性。

觀影時,女主凱倫面對愛情的理性、豁達,對彼此的愛和尊重令人動容,在戰争環境下親自為丈夫押送物資的她,面對丈夫缺席全力經營農場的她,離開非洲前為土著家仆争取居住地的她,最終赢得了曾經抵觸歧視她的男人俱樂部成員的尊敬、赢得了非洲家仆的忠心和愛戴,這樣的女性不以柔弱示人、不矯情、不期期艾艾,腳踏實地去拼、勇敢不計較地去愛。
怪不得作家三毛反複推薦這部影片,能夠認識這樣的女性,于我而言,算是莫大的幸運了,真希望自己能不斷成長,慢慢接近她。

同時,這部電影的色調、構圖、畫面也十分好看,女主凱倫演繹者梅麗爾·斯特裡普(梅姨),獨特腔調的發音,滄桑有勁的嗓音,太迷人了!
《布達佩斯大飯店》

本片充滿了冷幽默元素,以傳承為内核講述了布達佩斯大酒店管家一段豔情背後的故事,展示了貴族精神的傳承。
我必須說明一下,我從來沒有看過色調搭配、畫面構圖比本片更好的電影了!絕對對稱、強烈舒适、色調搭配炒雞和諧!!!!看完這部電影我服了,甚至産生一種【喜歡美女】是一件極具審美、極具内涵的想法。美的事物,值得欣賞!

刺激的色彩,獨特的人物,湍急的鏡頭運動起飛的節奏,停不下來的爽與贊。



極緻雕琢的畫面,并不能掩蓋其劇情的巧妙構思和演員的精湛演技。在電影中的幾場無台詞群戲節奏緊張刺激、劇情幽默跌宕,相當精彩。

劇中曾經三次出現“茨威格”作家的名字,果然是我喜歡的電影。對茨威格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夜色朦胧》極其喜愛的我,怪不得會愛上這部電影!
男主飾演者拉爾夫·費因斯飾演的《英國病人》也在本次推薦影片之中↓
《英國病人》

本片主要講的是,皇家地理協會會員艾馬殊伯爵浪迹北非沙漠,遇到克利普敦夫人凱瑟琳并與之相戀的故事。如果你問,這講的是“婚外情”嗎?有句話非常适合送給你,“如果你隻看到三觀,那你什麼也沒看到”。

觀影時,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他和她在閣樓頂的浴池裡相擁纏綿,遠處是伊斯蘭教堂的頂尖。“你最恨的是什麼?”“謊言。你呢?”“占有。”

“占有”成為本片關鍵詞,一向反對“占有關系”的艾馬殊伯爵,将凱瑟琳的鎖骨起名為艾馬殊海峽,一向讨厭“謊言”的凱瑟琳,對丈夫日夜撒謊。
顯然,二戰前夕的環境賦予本片更深邃的寓意(含部分劇透)。被困沙漠、凱瑟琳受傷,艾馬殊為救沙漠中的凱瑟琳,行走三天三夜,最終被英軍誤認為是德國人,不顧沙漠裡還有一個垂死的人等待救援,囚禁艾馬殊。艾馬殊逃離後以北非地圖作為籌碼換來了德軍援助的飛機。折返沙漠尋找凱瑟琳的他,卻隻看到一具冰冷的屍體。
沙漠裡,凱瑟琳在遺書中寫道,希望去往一個沒有地圖的樂土,那裡沒有強者的命名。沙漠外,艾馬殊被誤會是德國人後,将北非地圖給德軍,成為“叛徒”。被質問知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會帶來多少死亡時,艾馬殊說:“是的,确會有千萬人死去,隻不過是不同的人而已。”
我相信艾馬殊和凱瑟琳對戰争、對國家、對占有和标簽都有着一樣的期望,如果有一個地方,在那裡當我們不屬于某個國家、某個階層、某段婚姻,那個地方一定是真正的樂園吧。而于此處我們可以窺見本片的内核——“反戰”,因為劃界而爆發的戰争,不管冠以什麼樣的形容詞都不會改變它的本質——戰争。

最後,不可否認的是,推薦本片的原因之一是,拉爾夫·費因斯在這部劇裡的側顔,簡直美得驚心動魄!!!艾馬殊飾演者拉叔也飾演了《辛德勒的名單》中的那個愛上猶太人的德國軍官阿蒙,一代神顔!


終成伏地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