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在TVB人才短缺,原創新劇接連失利,隻能靠一些續集撐場面的時候,一部《巾帼枭雄》逆改天命。
一年後,原班底全新劇情的《巾帼枭雄之義海豪情》紅到了内地,能拍出如此一部超高口碑,達到現象級的神劇,TVB仿佛時光穿越,回到了2004年以前。
如今十年過去,“吔屎啦,梁非凡!”這句台詞還曆曆在目,黎耀祥和鄧萃雯CP組合的驚人效果,依然後無來者。

能超越他們的,恐怕隻有他們了。
2014年《使徒行者》後,雖然有《踩過界》等小驚喜出現,但真正能夠破圈的劇,印象中是沒有。
爆款原創劇一時之間出不來,TVB隻能依賴續集來吸引觀衆。
不過今年的兩部台慶劇都是人氣劇續集,都與内地平台合作,效果卻差強人意。

而此番敗北并不能阻止TVB繼續“啃老本”的決心。一些更加經典的劇集IP都将會被拿出來拍續集,或者進行翻拍、重啟。
時隔16年的《陀槍師姐》,滕麗名回歸,陳豪、宣萱加盟,已确定2021年播出;

20年前的《十月初五的月光》傳出翻拍消息。
2015年TVB曾推出電影版續集,男女主角張智霖佘詩曼回歸,葉念琛執導,可惜口碑不佳。
新版劇集将會力捧新人,劇本如何改編尚未知。

10年前的《巾帼枭雄》系列,也成為了TVB解決“劇荒”的一大武器。
據港媒報道,系列前兩部的女主角鄧萃雯将回歸,再度與黎耀祥聯手。系列第四部,預計将在明年開拍。
這本應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
但想想經典再造的成功率,别說是TVB,就連好萊塢也很容易栽跟頭,甚至毀經典。
那憂慮就得大于期待了。

之前第三部《巾帼枭雄之諜血長天》差點就毀了這個IP,不過鄧萃雯缺席,删減等因素可以作為借口,如果第四部找回鄧萃雯,投資又高企的情況下,再次令觀衆失望,那就真的是得不償失了。
最令人擔心的兩點。
第一點,幕後班底物是人非。
金牌監制兼導演李添勝已經退休,而前兩部成功的作品都有他在主持大局,如今他已退休,接過導筒方駿钊又更擅長喜劇,能否駕馭《巾帼枭雄》這種嚴肅史詩正劇向的劇還是個大問題。
前兩部的編劇張華标、陳靜儀,前者在《義海豪情》後就離開了TVB,後者2013年後再無新作。兩人同時缺席的《諜血長天》,就算有李添勝在也救不了場。
第四部不找他們兩個回來,原來的味道肯定會失去不少。因為隻有他們最懂自己所創作的故事核心。

第二點,又要和内地平台合作。
《巾帼枭雄4》的情況有點像《再創世紀》。
幕後班底物是人非,又有着和内地平台合作的鴻溝,找一些老演員回來其實無補于事。
合拍的《使徒行者3》就已經被網友吐槽失去很多了“港味”,受到内地市場壓力,以前隻需要顧及電視受衆群,現在還得過審,TVB的創作不再那麼随心所欲,佳作自然是更難産了。

有黎耀祥和鄧萃雯的神級表演,不就足夠看了嗎?
《風平浪靜》已經證明,光有演技,是帶不動一部作品的。電影和電視劇都一樣。
如果演技可以拯救一切,那TVB這麼多優秀老戲骨,豈不是部部劇集都是神劇?
而且一個嚴峻的問題是,《巾帼枭雄》和《義海豪情》,黎鄧兩人的角色定位都有所重複。
黎還好一點,柴九和劉醒都是小人物,人物經曆卻不太一樣;
鄧完全就是重複貴家女枭雄的戲路,前面兩次觀衆會覺得很驚豔,但還要再來一次,未免會落入公式化表演,難有突破。
改變戲路?
那何來“巾帼枭雄”呢?

除非,劇本對角色的塑造能夠别具一格,寫得比柴九,九姑娘更經典,更有深度,否則單靠演員,是無法超越前兩部的。
據悉《巾帼枭雄4》的故事背景還是鎖定在民初,這并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諜血長天》已經陷入重複之中,淪為“抗戰神劇”。真讓人懷疑TVB是為了省服裝的錢才這麼設置的。

我在《10年了,依然難忘《巾帼枭雄》系列》一文中談過,這個系列的核心,是“世間什麼愛叫純潔。”
巾帼和枭雄之間,超越愛情,肝膽相照,至死不渝的一種超脫情感。
這個主題是整個華語劇都缺乏的,《巾帼枭雄》人無我有,第二部還做到了人無我還優,取得成功理所當然。
來到第四部,如果編劇有幸能摸到這個主題内核,品質或許能保得住,可還是會因為觀衆的審美疲勞,導緻整體評價還是不如前兩部。
要達到神劇水準,隻能是升華這個主題,創作難度可想而知。
所以呢,《巾帼枭雄4》?
還是不要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