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了兩三天時間看完了《殺生》這部電影,感觸頗多。
首先我很喜歡黃渤的演技,真實,細膩,看似随心所欲,實則是把自己完全沉入到角色之中。真正的好演員會讓你覺得他不是在演戲,而是活生生有這樣的人和事。
我特意百度了下黃渤,可以說他的演藝事業還是比較順的,這和他從小的家庭生活環境,表演功底、舞台經驗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系,也和他本人的情商、性格分不開。他從小出生在一個寬裕、和諧的知識分子家庭,中學時迷戀唱歌,跳舞,曾一度去餐廳駐場,組建過樂隊。原生家庭的正面健康的生活環境養成了他大氣、從容、幽默、睿智的與生俱來的氣質,對理想的追求也是全力以赴。這從他的多不作品中也能略窺一二:心無旁骛從角色出發,不會想萬一這個角色失敗,人設崩塌怎麼辦,因此人們總能從他身上看到一股演啥像啥的勁兒。
回到本部片子,它講述40年代中國西南一隅一個偏僻山村沒落的封建禮教和逐漸滲入的現代文明的對抗掙紮的過程。以牛醫生為代表的整個村子的舊勢利對牛結實進行了一場謀殺,過程讓人心痛,唏噓不已。曆史的車輪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牛結實善良,天真,有生而為人的真性情,在這個封閉愚昧的小山村裡,他仿佛是一個不谙世事的孩子,一切行為都出于“我想,我願意”,從不考慮“應不應該,可不可以”。他救下了馬寡婦,因為那是一條性命;他把盜墓得來的财寶還給了其後人,因為活着的人更需要這些;祖爺爺喝了一輩子酒,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橫豎是個死,為什麼不能滿足他想喝酒的願望呢?而村裡人認為人過七十六就不能再喝酒。在這個沉悶的小山村裡,人們做許多事情都是麻木地遵循祖訓,活得壓抑而單調,唯獨牛結實活得最真實,現實。
當時中國大地的新思潮處于萌芽開化狀态,所以牛結實潛意識裡也抗拒這裡的教條,呆闆,可他又不知道到底該怎麼做,于是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抗争,宣洩,打破,從小打小鬧的惡作劇的積怨一直演變到到人們都無法忍受的異類,恰恰隐喻了文明開化的力量對封建舊勢利的瓦解。
劇中有一個鏡頭夕陽的餘輝灑落一片,安靜,荒涼,悲壯,母馬在陣痛中産下小馬,小馬掙紮着搖搖晃晃站起來,那個鏡頭很美,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劇中的牛結實何其不是一匹跌跌撞撞、探索掙紮的小馬呢?
最後牛結實為了保全孩子,不得不妥協,可是長壽鎮的人也沒有赢,醫生死了,象征的封建禮教的大山也在悲壯的呐喊聲中轟然倒塌。不過,幸好孩子活下來了。結尾還是給觀衆留下了希望和光芒,比較暖心吧。
有時間大家可以去看看這部劇,我相信,影片總有那麼一刻,會和你的心靈産生共鳴,打動你,震撼你。
最後祝大家節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