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一下自己喜歡的導演和作家,之所以選了這兩個作品,一則是兩個作品都屬于近年出品,二則是二者在題材和内容上有相似之處,源自真實社會事件改編,包含了當代文藝工作者對社會的理解,思索以及期望。


...


《天注定》由四個故事串聯組成,其實影射了這四個當年轟動的大案:

胡文海殺村官案 周克華跨省搶劫案 鄧玉嬌刺官案 富士康十四連跳
那種隻有通過暴力才能與自己達成的和解,在賈樟柯的這部電影裡,你不會覺得突兀,因為換做是你,毀滅——無論是對自己還是他人,好像才是唯一合理的出口。


賈樟柯更接近一個旁觀者,無處不帶有第三者視角,他沉靜得近乎冷漠,卻不妄自尊大,隻展開事實,不做道德批判,留白的瞬間,也把決定權留給了觀衆。對于切入現實這件棘手的事,對賈樟柯來說,仿佛總是信手拈來,他善于打破一些東西,也同樣善于在破壞中重新建立起一些東西,深深值得玩味。


《第七天》則通過精巧的結構布局,折射了很多現象:


腐敗色情 暴力拆遷 爆炸火災 棄嬰賣淫 醫患關系 食品安全 留守人群 事故瞞報 城市鼠族

餘華則更像一名刀工精湛的劊子手,針砭時政的時候就像是在實行淩遲,一刀刀把“肉”片下來,工整的碼成一排,行為藝術般呈現給讀者,痛不痛你們自行感受。實際上,這名劊子手卻不太冷,他對自己珍惜的人、事或情感表現出的悲憫,也是深邃,有洞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