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活着的人類,都是海裡一條巨大的魚。

思索了一夜之後,我覺得這部電影值得二刷,或者說不得不二刷,有很多的劇情點第一遍沒法回憶。

先從世界觀講起,這個世界分為三層,掌管着基本規律的天神,在某種領域的能力上達到極緻的半神,以及生活在人間的普通人們。半神世界的孩子十六歲的時候要去人間世界巡禮,看看他們掌控的風水大地,七天之後返回。

這裡有一個疑問,既然如此天神世界的人是不是也會把孩子送到半神的世界去巡禮呢。

或者說,那個被送去的孩子,會不會就是湫。

這是一個猜測,電影裡有幾個片段可以用來佐證:1.他能夠一聲大吼就讓三手來給他撐船,同時三手還對他脫帽緻敬。2.湫曾問椿是否相信天神的事,後來還大吼你以為你接受的是誰的愛。3.他可以強行開海天之門雖然好像不完全成功。4.喝醉酒大吼了之後天象變了等等。包括很多人都覺得如此,而我的假設再多一層他是由天神屆送下來巡禮的。

半神的世界就像一個理想鄉,封閉的土樓給人以宗族一脈的感覺,記得是很久以前的時候學過講土樓的課文,描述的是一種儒家天下大同的理想狀态,因此看起來多多少少帶着一絲宗教的神秘感。

在這個半神世界觀的基準裡,隻有一種東西是不可控的,生死。

因為生死是基本準則,它是由天神的層面來掌控的,位于第二級的半神不能影響到生死的秩序,就如同凡人沒有辦法掌握自然的生長。所以【生死】這個概念在這個世界裡是被反複強調的。甚至在這部電影的内核裡,是大于女主椿為了報恩這樣一件事的。

爺爺說:【對我們來說,死是永生之門】。靈婆說:【你們年輕人啊,總是不把生命當一回事,像我們老人,會千方百計多活一天。】

中了無藥可救的毒,爺爺用一命換一命的方式來挽回原有的生死。靈婆讓死者複生,代價也是另外一條生命。在半神界裡,而椿幫鲲複生的過程打破了生死的規則,所以才引來了天怒。

靈婆掌管善人的靈魂,身邊有一群貓,鼠婆掌管惡人的靈魂,身邊有一群鼠,善惡之間似乎又構成了一個回環。似乎有很多玄學的東西在裡面,生死因果,循環往複。

這部電影我一開始是躺着看的,後來坐起身子很認真地去看。

不懂為什麼會說椿對鲲是愛,連培養感情的過程都沒有怎麼談得出愛,在我看來整部片子最大的感情線就兩條,湫對于椿的,椿奶奶和椿爺爺的。掌管百鳥的奶奶死後變成鳳凰,掌管百草的爺爺死後是海棠樹,隻栖梧桐的鳳凰卻一直陪伴在爺爺身邊,還有一開始爺爺梳頭的時候是小鳥绾起頭發就像是奶奶在梳理一樣,這些很小的細節卻讓我覺得這才是愛情。

而椿的故事,倒不如說這是一場很符合中國風的報恩。

這部電影裡,什麼都帶着點宿命的味道,裡面的人卻總是想要逆天改命,可我從小聽到大的神話裡,都是這樣的故事,恕我直言,這樣有什麼錯嗎。

女娲補天,精衛填海,誇父逐日。

我們這個種族刀耕火種以來,不就一直向往着那些違逆命運的圖騰麼。

這部電影講了知錯。

椿一開始去找靈婆的時候,靈婆說:你以為你拼命還了的債,其實過程中所欠下的可能永遠也還不清。

從這些信息中椿應該并不知道自己的決定會給族人帶來這麼大的危險,也正是如此,椿覺得自己欠了一條命給鲲,所以覺得用自己一半壽命來救回他也是應當的。但是直到最後大水卷走庭牧,赤松子說他的妹妹也在等他回來的時候,椿才意識到了她欠下的東西可能真的還不清。

當她想要幫助族人卻被拒絕的時候,她才明白了自己的決定給族人帶來了多大的傷害。

所以最後她用一命附在海棠樹上救了族人。

如果這樣還要指責她的話。

一言不合抽筋扒皮的哪吒引來龍王水淹陳塘關,是不是也該被冠上熊孩子之名。最後哪吒削肉還母,剔骨還父你們就原諒他了,椿拿自己一命平息天怒救了族人,為什麼還要用綠茶婊的名分抓着她苦苦不放?

那這樣子尾生抱柱而死,就隻能說明他是個守信的傻逼?

那這樣子誇父逐日而死,就隻能說明他是個為了族人不要命的傻逼?

我還是覺得椿對于鵬是一種救命之恩的報答,然後在把魚養大的過程中有了家人般的感情,但是最後也沒說他們兩就在一起了啊。事實上椿一直以為送走鲲以後她就會跟湫一起回去了,但是隻有湫知道,為了不讓椿在鲲離開的時候死去,他要把自己的命換給椿,那麼這樣子的話沒有了法力的椿就隻能一個人回到半神界去面對那些失去了家園的族人,這個時候如果我是湫我也會想幹脆把她送到人間去吧。

椿得知湫會因她而死時眼裡的驚愕,整個人往後倒的抗拒,這真的是綠茶的表現麼?

一個半神為了報恩的執念而犯錯的故事,真的不至于被噴成這樣。

這部電影講了欲望。

鼠婆是個很美豔的人,卻把自己變成醜陋的樣子。與惡人靈魂相伴度日不能見到陽光,這些都是半神世界對她的懲罰,而她卻始終心心念念回到人間,會是不是因為在人間有個在等她的人。

村子裡的人調查災難原因時,鼠婆讓湫把鲲藏起來不然被發現了椿會受罰。雖然這應該也是鼠婆陰謀的一部分,但是我總覺得她是知道會受到什麼樣的處罰的,或者說她就是一個曾經受罰的人。她坐在鼠玩偶上漂流而去的時候唱着一首空靈的歌,具體忘了大概意思是沒有了家之類的,大概她已經不把半神界作為屬于她的地方了。

靈婆的小甕裡藏了那麼多收納靈魂的袋子,半神的世界裡,又有多少人記挂着凡間。

而在半神的觀念裡,低級的凡人是鄙陋的,他們不會跟凡人結合,一半是因為懼怕天神之怒,另一半隻是源于心底的看不起。你再看這個故事,是不是有了一絲要打破那些腐朽階層的意味。

湫打開海天之門的時候,靈婆說:這世間髒東西太多了,是時候洗一洗了。

什麼是髒東西。

誰才是髒東西。

靈婆也有欲望,她設了好大一個局。

讓椿用一半壽命救了鲲,卻讓湫用一整條性命來作為交換。而最後,也隻是要讓湫心甘情願接替她的位置罷了。很久以前看到過一個故事,生死之間的那條河,有一個擺渡人,上了船之後就不能下船,除非有人心甘情願地接替他的位置。靈婆的欲望之一,就是找到這樣一個心甘情願的接班人。

我猜靈婆也是個很美的人,說的話特别有味道。她跟湫說用牌局來決定要不要告訴他答案後,說了一句:好運壞運,都是你的命。但是牌局上卻是1634(一路三思),她有自己的計劃,但是也有矛盾過勸湫再思考一下。

而如升樓這個地方,其實也正是湫宿命之處。

是色是空,蓮海慈航遊六度;

不生不滅,香台慧鏡啟三明。

不懂佛學,找了一下這句話的解釋:情這東西你滅不了,我也滅不了,它永存我們心中,不生不滅。你若在雲端,我即在山間,喚你千言萬遍,也抵不過澗中戲一尾青鲢。

這個地方,一開始就象征了湫的歸宿。

你說這是不是命。

所以我心疼湫,送椿走的時候他說會化成人間風和雨陪伴她,而其實他根本沒能去到人間。

他将穿上那厚重的衣服,在深樓裡與魂靈為伴,五百年為春,五百年為秋。

風和雨,隻是一個讓椿心安的謊言。

北冥有魚,其名為鲲,鲲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

莊子的逍遙遊解釋了人要達到自由的狀态,就得從一切社會現實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達到一種精神上的、也是主觀的絕對自由。半神界的人看起來已經是極為自由的了吧,但是他們依然受到規則的束縛,對于凡人依然有着鄙陋的看法,所謂的半神界,隻是一個物質狀态達到極緻完美的社會形态而已,但是身在其中的人,依然沒有獲得自由的權利。

就連報恩,也被一族人所禁止。

人的自由總是伴随着犧牲,隻是在這個故事裡,深愛着椿的湫替她做出了犧牲幫她獲得自由。

再多說一句,如果就劇情上拿大聖歸來和大魚海棠相比的話我說不出好壞,但是覺得有一點不合适。因為這種動畫是很依賴世界觀的,大聖歸來還沒看你就知道大概是在一個什麼基礎上,大聖一出來大概就知道他會是什麼樣的性格和形象,但是大魚海棠它把原有的東方神系按照能力又劃分為了天神和半神兩個級别,重新理解這個世界觀是需要時間的。劇情鋪墊上很大問題,要麼是根本沒想,要麼是沒設置好鋪墊,包括感情線的設置和那句你對我像哥哥一樣,看的時候會有一些出神但是不至于因此黑了全部。

在知乎上刷了一圈,看的各式各樣的評論各種黑,一群人屌的不行好像自己為了國産動畫茶不思飯不想操碎了心,制作團體卵用沒有一部電影隻會炒作和賣情懷,言辭誇張程度遠超其實。什麼時候知乎主流變成了政治正确?現在看來也已經成了一個裝逼為樂的平台了。

我這人性情冷淡,對什麼情懷毫不在意,這部電影的宣傳或者跳票一系列故事我看之前不知道也不在乎,但是僅僅因此就說電影劇情很爛,看完之後多多少少有些被感動後覺得不服,寫完的時候自己都擔心是不是會有強行填坑補劇情之嫌,但是轉念一想反正我也沒收錢,至少問心無愧。

苛求一個中國神話向的電影有我們現代人的三觀,到底是我們不懂神話,還是神話已經不适合這個時代。

也有可能是因為我沒有看到過之前的宣傳片和flash版,所以沒有那麼高的期望去看着部電影,不能理會那些追逐了那麼多年的人心頭的執念。我熱愛大聖歸來之前給它寫了很長的影評,我也喜歡大魚海棠因為它也值得我認真去寫。

隻是想說這張電影票值回票價,它滿足了我對神話的所有幻想。一場電影别帶着太多包袱去看,喜歡的人喜歡,不喜歡的人不喜歡,僅僅是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