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久天長》——時間已經停止了,剩下的就是慢慢老去和死了。


...

01  故事概梗

《地久天長》講述了一個失獨家庭的故事,那是知青返城,國企正如火如荼的年代。劉耀軍和沈浩是好兄弟,他們的媳婦王麗雲和李海燕在同一年的同一天,各生了一個男孩子,劉星和沈浩,由此兩家人的關系一直十分融洽。但有一天,星星和浩浩去水庫玩,星星溺水身亡,兩家人的關系一下子生分起來。劉耀軍夫妻遠走他鄉,直到李海燕因病即将去世,才重新回到北京,揭開當年星星身亡的真相。


...

02  叙事風格

《地久天長》采取了交叉剪輯,時間線一直在星星活着時(過去),和星星亡故後(現在)中來回跳轉,夫妻倆重回北京後,又采用順序式空間來交代結局。

比方說影片一開始就展現了星星溺水被送往醫院搶救(過去),之後直接接劉耀軍夫妻遠走他鄉撫養養子(現在),并沒有按照時間順序,在中間交代星星溺亡後夫妻倆痛不欲生的生活,而是在之後的回憶中一點點把展現夫妻倆痛苦的情節抛出來。

這樣剪輯的好處是,一個人物出場後,觀衆并不知道她的身份經曆,就會産生好奇,之後展開過去的時間線,在回憶視角裡慢慢了解人物,将謎底一層層掀開。電影《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就是采用了多線性的叙述方式,共有四條時間線:賈馬爾動蕩的成長經曆(過去的過去),問答競猜現場(過去),審訊室(現在),獲得獎金(未來)。《地久天長》片尾介紹剪輯人員時,印度的字樣一閃而過,不知道這兩者之間是不是有什麼關系。

除此之外,叙事節奏也有兩種對比,過去的節奏是相對快速的,飛速的工廠器械,快樂的舞池聚會,出問題的流産手術,王麗雲下崗,鏡頭中的事件始終都是發展的,一件接着一件。星星去世後,劉耀軍和王麗雲的叙事節奏就慢了,一件事持續的時間明顯變長,與過去事情接連不斷相比,現在一共隻展現了兩件事:叛逆養子和茉莉懷孕。這從另一個方面展示了,失去孩子讓家庭的時間感受拉長了,生活失去了活力與變化。

03 鏡頭特點

《地久天長》以長鏡頭為主,全景和近景比較多,全景用來交代人物關系,近景用來展現人物神态。在影片中尋找王源扮演的“星星”的時候,夫妻倆找人的鏡頭都是晃動的。

很多電影中,找人片段都是通過快節奏剪輯,或者快節奏背景樂為觀衆營造一種緊張,焦急的狀态。但在《地久天長》這段找人戲中使用了較長的鏡頭,背景音樂也相對舒緩。這首先營造了夫妻倆痛失星星後身心俱疲的生活狀态,其次晃動的鏡頭,給觀衆營造了一種不甯甚至有些眩暈的觀影感受,側面烘托了劉耀軍夫妻倆起伏的心境。

還有一些場景通過鏡頭清晰與模糊的對比,讓凄苦更加強烈。比方說鏡頭清晰的展現了劉耀軍一家小年冷冰冰的氣氛,轉到沈家和美玉家團聚時,鏡頭是隔着磨砂玻璃拍攝的模糊畫面。這種朦胧感,讓觀衆在看不清的情況下,腦補自己家過年的場景,頓時更加心酸。

04  情感表現

《地久天長》的情感處理大部分是比較克制的,感情多通過動作,表情來呈現。夫妻倆對視一眼,扶持生活,呈現出一種相依為命的感覺。這部電影哭戲很多,非常動人,特别是劉耀軍。自小愛慕他的沈家妹妹茉莉主動提出給他們家生孩子,他拒絕了,但在目送茉莉離開時,這個孩子去世都沒留過眼淚的漢子,漲紅了臉,趴在方向盤上大哭,讓人唏噓不已,感歎這是個真男人。


...

有人曾這樣說,中國人的動人是暗示。

情侶分手時對話:

“我和其他人在一起了,我們分手吧!”

“為什麼,我對你那麼好?”

不夠動人。


要這樣說:

“我要走了”

“别走,我給你做了最愛吃的宮保雞丁”

“不用了,他已經在餐廳定好位置了。”

分手隻字不提,但又句句暗示。

《地久天長》就像這樣,非常含蓄内斂,沒有用頹廢酗酒,整日痛哭來展示心碎,而是用劉耀軍變大的酒杯,一家人日複一日的沉默,節假日無心慶祝的落寞來展示。孩子沒了,該工作還是要工作,生活好像仍在繼續,但是失去了盼頭,仿佛時間已經停止,還有什麼不可接受,剩下的就是慢慢老去,慢慢等死。

05  失獨家庭——一個時代的無奈

對8090後的父母這一輩人而言,一家裡有6~7個孩子是常态,這是時代給這輩人留下的無奈,他們有衆多兄妹,卻隻有一個孩子。計劃生育政策是一個時代産物,和現在的全面二孩政策一樣,這其中不僅涉及道德、社會問題,還牽扯經濟、發展等很多難以用小家去衡量的事物。如果這些父母的上輩人能夠有如今的眼界,或許計劃生育也不會應運而生。

紀錄片《人間世》第一季第二季中都提到了失獨家庭,都是正當青春的兒子因為救人付出自己的生命。記者去采訪第一家,修的很漂亮的房子,可是推門進去,一片蕭索,牆壁沒有粉刷,像樣的家具沒有幾件。和影片中劉家在海邊的房子非常相似,他們沒有心思去把房子打扮的漂漂亮亮了。


...
人間世

不像殘酷的現實,《地久天長》的最後,劉星回來了,認同了星星的身份,劉耀軍夫妻倆臉上有了快樂,地久天長的日子好像終于有了新的色彩。

據統計,至2020年,中國失獨家庭将達到102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