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是由安德烈·薩金塞夫執導,弗拉基米爾·加林、伊萬·多布隆拉沃夫、康斯坦丁·拉朗尼柯等主演的劇情片,于2003年6月25日在俄羅斯上映。該影片曾獲2003年威尼斯電影節最佳處女作、金獅獎等。本片主要講述了安德烈和伊萬兩兄弟十二年未見面的父親突然回到家中,父親帶着兄弟二人展開了為期一周的旅行。旅行中父子間産生許多矛盾沖突,最終父親從高塔摔下而亡,且在兄弟二人帶着父親的屍體回家途中,父親的屍體沉到了海裡。

孩子是不完美的孩子,父親是一位充滿矛盾的父親。也許是因為從小缺少父親的陪伴和教導,哥哥安德烈性格軟弱,沒有主見,似乎隻會一味的順從父親,對父親言聽計從。弟弟伊萬膽小懦弱,有恐高症,卻又倔強桀骜,總是違背父親的意願。父親暴躁偏執又暴力,對待孩子沒有耐心,但他又教會了孩子自立與擔當,最後因為弟弟伊萬掉下高塔而亡。
《回歸》是父親的回歸。消失了十二年的父親回到家中,安德烈與伊萬這才見到了陌生卻在血緣上無比親近的父親。應母親的要求,也是為了培養父子之情,父親帶着兩個兒子去旅行。一路上,父親教兒子怎樣結賬,奪回被搶的錢包,利用樹枝解決車輪陷入泥坑的問題等。就像普通的父親一樣,他們之間也總是爆發沖突,父親會用肢體上的暴力強迫兒子屈服,也會誇獎兒子帳篷搭得好。父親的回歸,父親的陪伴,是安德烈和伊萬成長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回歸》是自食其力責任的回歸。父親的教育方式也許簡單粗暴,甚至讓孩子心生恨意,但父親的言傳身教讓安德烈和伊萬學會了自食其力的責任。在父親死後,哥哥安德烈在伊萬的幫助下,利用父親教的方法,用樹枝把父親的屍體拖回船上。兄弟二人能夠劃船回到岸邊,也是因為父親教過他們怎樣劃船。弟弟伊萬在憤怒中忘卻了恐懼爬上高塔,卻在父親的影響下克服恐懼從高塔爬下,可以說是父親的死亡讓伊萬戰勝了恐高症。

影片的結尾,父親死了,就連屍體也沉入水底,當兄弟二人再次拿起照片時發現照片中已沒了父親的身影。正如父親悄悄的回歸一樣,父親離開的也幹幹淨淨,一絲不剩。也許這就是“父親”這一身份的責任和使命,在孩子成長後便悄然無息的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