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迎來了《最強大腦》的收官之戰,最終中國戰隊以8:5的總積分完勝國際戰隊。19歲的清華學子鄭林楷,獲得新晉“腦王”。
這個節目,我一集不落,全看完了。除了感歎他們腦力的厲害,更多的,對他們锲而不舍的努力表示贊歎,而且他們沒有因為自己智力超人而自傲,相反,他們相互學習,相互探讨,相互鼓勵,因此,可以說,腦王獎杯留在中國,勢在必得。
01
團魂的力量
在節目初始階段,要通過多次單人賽和合作賽,從100人中篩選出7人,代表中國戰隊出戰,所以他們之間,一開始是對手。
但是他們沒有因此而産生敵對,相反地,在每個比賽開始前,他們會抱團商量解決辦法,每個人都會把自己想到的解題方法分享出來,找到最優解,去幫助那些沒有找到方法的隊友。
比如,在成疊方塊環節,尹冠淇在後台沒有找到解題的辦法,坐在她身旁的王易木主動說出自己的解題方法,詳細講解,幫助她擊敗清華博士。

圖片發自簡書App
自始至終,他們一直在相互幫助,相互扶持,他們不像是對手,更像一起學習的夥伴。
在收官之戰,積分打平的情況下,隻剩最後一個團隊賽一決勝負,由宋一骜、王易木和鄭林楷合作完成。
比賽中,第一棒的宋一骜沉着應戰,為後面的隊友積累大量優勢時間。
第二棒王易木,雖然一開始犯了小錯誤,但他很快調整狀态,每解鎖一個立方體,飛速跑動,把答案交給鄭林楷。
第三棒,鄭林楷挑戰的任務,被稱為是難度最大,但通過之前比賽的磨練,他沉着冷靜,一再細心,當他按下搶答鍵的一刻,全場都沸騰了。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們是一個團體,更是展現了最強大腦所有夥伴的“團魂”。
02
他們除了腦力超群,還很努力
作為觀衆的我們,隻看到他們在節目中解題的一幕,贊歎他們腦力非凡,然而,卻沒有看見他們徹夜備戰的辛苦。
尤其在對戰國際戰隊時,節目的錄制是高強度、集中性的,早上錄節目,晚上回酒店讨論第二天的難題。
魏教授也多次在節目中提到,他們是如何奮力備戰的。
有多少個夜晚,當别人在睡夢中的時候,這一群,腦王超凡的人,不顧疲憊,依然努力備戰,隻為找出最好、速度最快的解題方法。我們看到的,隻是他們最亮眼的一面。
腦力超群,對自己嚴格要求,用行動追求更好,這種人,很可怕!
的确,我們每個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先天條件,有的人一出生智商超200,有的人出生智商缺陷,但這并不能決定,我們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智力超群,卻渾渾噩噩過日子,終究平凡一生。
即使智商缺陷,但通過後天努力,也可以成為像鋼琴家周周一樣出色的人。
放棄努力的人,等于放棄自己的人生。
一個擁有“團魂”,又很努力的人,一定很厲害!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