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國漫之光”浪潮下,看了《哪吒》這部電影,總體來說,這部電影并遠沒有達到令人震撼的地步,劇情的演繹也沒想象中那麼深刻,但是在中國動漫行業的低迷狀态下,《哪吒》算是一部制作精良,誠意十足的動漫電影。相比傳統的以演繹曆史神話為主題的哪吒、封神系列,這部電影更像一部喜劇片,笑點密集,淚點也很突出。
《哪吒》中加入了很多現代元素,人物性格也能在現代人身上找到相似之處。如開朗慈愛的殷夫人,溫暖深沉的陳塘關總兵李靖,這好像就是現代完美家庭的縮影,美中不足的是,兒子哪吒是個小魔丸。與現代“熊孩子”不同的是,李靖夫婦并沒有驕縱哪吒的魔性,而是用愛和陪伴去感化和教育他,雖然父母的愛遠遠不夠抵消百姓的偏見,也并不能完全拭去他身體内的魔性。
小小的哪吒,其本性當然是善良的,他渴望有玩伴和朋友,但是百姓們的偏見,使衆多同齡小朋友不敢與他嬉鬧玩耍。他每天所能做的,就是待在自家院子,即便逃出家門,别人也像看到妖怪一樣躲着他,他成了一個人人都不敢靠近的孤獨的小孩。
與哪吒有同樣遭遇的敖丙,作為在天庭中地位低下的龍族,也同樣不被世人認可,在父王的苦心栽培下,背負着複興龍族的重大使命。敖丙與哪吒的相遇,讓彼此感受到了一種久違的幸福感。孤獨的小孩,想要的并不多,一個朋友就已足夠。
當然,這部電影也揭示了很多教育方式,也讓很多父母深刻理解到,作為父母,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尤其是頑劣的孩子。
02
高情商的父母懂得陪伴也是一種無形的教育。
《哪吒》這部電影中,被别人視為魔丸的哪吒,無時無刻不在享受着父母的愛。
母親作為總兵夫人,肩負着斬妖除魔的重任,在工作的間隙,一直想着給予哪吒更多陪伴——和哪吒一起踢毽子。即使哪吒的神力會傷害到自己,殷夫人穿上铠甲也要陪他玩開心。在母親無微不至的關愛和陪伴下,哪怕哪吒身體内充滿魔性,他依然會像父母一樣,對世間萬物存有善良之心。每一個孩子在愛的感召下成長,總不會壞了本性。
反觀很多所謂的“熊孩子”,大多沒有享受過父母帶給自己的悉心教育和陪伴。或是隔代的寵溺縱容,或是父母的無暇顧及,導緻了幼小的孩子,在無法明辨是非的時候,缺乏正确的教育,無論在性格和人格上,都會存在很大的缺陷。實際上,一個本性頑劣的孩子,在父母的言傳身教和耐心教育下,改掉身上的惡習并不是一件難事,正直、善良和有責任感這樣的品質,也會慢慢的被激發出來。
電視劇《小歡喜》中,季揚揚看起來是一個孤僻的人,聰明但不愛學習,有自己的夢想,卻被應試教育束縛。開學第一天,就開着法拉利到學校尋找存在感。季揚揚的父母因為工作常年不在兒子身邊,不僅錯過孩子童年,還錯過青春期。對于兒子的一切,并沒有深刻的了解,即使事業做得很成功,手握重要權力,依然挽不回兒子的心,錯過的教育再也不能重來,再多的财富和權力都抵不上父母日複一日的陪伴。
03
高情商的父母不會把負面情緒帶給孩子
很多人都說過這樣一句話:家庭不幸福的孩子未來的人生幸福的指數并不高。
其實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榜樣,良好的示範尤為重要。然而,并不是每一個作為父母的人,都會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和舉止,為孩子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影片中哪吒的父親,即使知道了哪吒又在外面闖了禍,依然心平氣和的指出他的錯誤,并懂得保護他的自尊和幼小的心靈,殷夫人面對哪吒的頑劣,也是耐心的教導他。
李靖夫婦作為高情商的父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讓哪吒在愛的教育和感化下,漸漸克服心魔,成長為有責任和擔當的人。
其實,很多父母吵架時一點也不避諱,當着孩子的面罵罵咧咧,甚至大打出手,彼此不肯退讓一步,甚至有時候莫名成為出氣筒。這樣做極大的損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有時候他并不會覺得家庭是一個避風的港灣,反而會覺得是煉獄。因為争吵,每天膽戰心驚,唯唯諾諾,連臉上的笑容都失去了大半。
還有的父母,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把在其他地方受到的氣一股腦撒到家裡。這個時候,任何不如意的事情都會成為導火索,觸發怒火,波及整個家庭空間,家庭暴力也由此而來。其實,作為父母,應該是成熟而穩重的,如果心智依然不成熟,對家庭和對孩子都會造成極壞的影響, 這種影響會是一種惡性循壞,漸漸地會發展到無法把控的地步。
有句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很多父母解決問題的方式,就是能動手不動口,但是在棍棒的施壓下,孩子的逆反心理會與日俱增,問題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還有的父母在孩子犯錯誤時,雖沒有亮出棍棒,但是言辭的激烈程度像機關槍一樣,每一槍打在身上都是一個傷口。知錯能改,善莫大,可是擁有這樣父母的孩子,根本不敢承認勇于自己的錯誤,因為會想起父母那喋喋不休的話語和無情的指責,心中就充滿了恐懼。
04
高情商的父母不會把自己意志強加給孩子
每一個孩子生來,都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續,而是鮮活的生命個體,他們是獨立的。高情商的父母不會把自己意志強加給孩子。
電影中,哪吒的父親作為鎮守陳塘關的總兵,并沒有讓孩子繼承自己的衣缽,成為造福一方的仕人,僅僅是希望讓他在可預見的短暫生命中快樂的成長。雖然在故事的結尾,哪吒成為了造福陳塘關的英雄,為百姓撐起了保護傘,但這是他個人意志的體現,并沒有輿論大山的壓迫。
可是在現實中,總會有很多父母不征求孩子的意願,為孩子規劃好未來的人生。父母沒有上過大學,希望孩子考上大學出人頭地;父母有未了的明星夢,希望孩子學舞蹈學樂器,報考電影學院;父母是官員,希望孩子未來走上仕途。總之,這些都是父母的意志,孩子即使内心想反抗,也隻能無奈遵守,但是還有一部分孩子并不想遵從父母的意志去生活,甯肯離開父母,也要尋找自我。
無論是怎樣的一種情況,都會影響親子關系,沒有心與心的交流和肯定,血濃于水的感情終有一天會變成塑料。
記得《小歡喜》中,喬英子是一個被媽媽宋倩培養出來的學霸,為了能讓女兒考上清北,她媽媽剝奪了她一切業餘時間,英子的理想是進入國家航天局,但是宋倩卻覺得她的理想應該是考上清華,甚至連爸爸為她買的天文望遠鏡和星球大戰樂高玩具,都被宋倩無情沒收。英子想和爸爸吃頓火鍋,宋倩都覺得耽誤時間,周末想去天文館做解說員,也被宋倩以耽誤學習為由阻攔。有多強大的内心才能承受住媽媽強加的意志,甚至母女倆為了讓對方開心,都虛僞的面對彼此。
反正我覺得看電視劇的我肯定要瘋。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父母也一樣,高情商的父母在這個世界上是一種稀缺的資源,每一個父母都是在磕磕絆絆中和孩子一起成長,願天下的父母能在磕絆中悟出和孩子的相處之道,陪孩子度過更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