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吒之魔童降世》已上映了一段時間,看過的人在朋友圈内發布的評價無一不是好評滿滿。我呢,前幾天才從電視中觀看這部電影,發現影片的劇情、構思、人物設計果然不負期待,看完後确實是心潮澎湃呀。

哪吒的傳說,國人大都耳熟能詳。
通常,都是說哪吒身負異禀,被母親殷素知懷胎三年才出生。偏偏出生後,是個大肉球,被其父李靖一劍砍過去才化身為孩兒。因着自小頑劣不堪,不受李靖喜愛,之後又惹惱了龍族,被迫削骨割肉、斷絕親情。最後,在他師傅太乙真人的幫助下,才得以用蓮花、蓮藕重塑真身,成就正果。
在這部電影中,故事的主體框架大緻不變,不過導演和編劇卻巧妙的在細節上做了功夫:
如,哪吒本是天命選中的靈丸托生之體,在不服師傅元始天尊的安排、不擇手段幹預的申公豹阻擾下,硬生生變成了魔丸降世。
哪吒出世後,為了留下哪吒性命,也為了不禍及鄉民,李靖承諾将其關在家中,不讓其出外作亂。可是,李靖為了替哪吒找尋生存下去的辦法(三年後有天劫取命),随太乙真人上天求助;殷素知則為替哪吒積福,忙于捉妖除魔。缺少人陪伴的哪吒,整日被關在家中,十分渴望有人陪伴,偏偏得不到旁人發自内心的關愛。
如,哪吒的頑劣,或者說”魔性“不是天生的,實乃後天環境造就。
哪吒雖然是魔丸降世,可一開始沒有接觸過世人的他,即使自身具備強大的能力,也并沒有肆意妄為的空間,更沒有禍亂人間的心态。
直到那次--小哪吒在侍從看守下調皮外出,無意中被鄉民發現。他們各自驚慌逃跑就罷了,還将想和哪吒玩耍的小朋友抱走,更留下幾個不谙世事的小孩争相用泥巴、垃圾投擲在哪吒身上,嘴上更是說着一些不幹不淨的話語。于是,被欺淩的小哪吒暴走了。
可憐的小哪吒,一半是通過頑劣的方式想獲得父母、鄉民更多的關注,另外一半則是有點自暴自棄的報複心态--既然你們說我是妖怪,莫名其妙就排斥我,那我就壞給你們看!
饒是陷入如此境地,哪吒也隻是破壞财物為主,并沒有傷及任何一個鄉民的性命。


後來的故事,倒是發展的十分符合邏輯:
父母在尋求延續哪吒性命的辦法無果後,決定好好陪伴哪吒。同時,為不讓哪吒白來人世一遭,在太乙真人的幫助下,他們一塊在法寶山河社稷圖中耐心教授哪吒各項本領。可畢竟山河社稷圖内不是真實的人間世界,哪吒在學會大部分本領後,不耐父親和師傅的教導,意氣之下沖回了人間。
在他一意除魔的過程中,偶然與一丸同生、實為靈丸降世的龍族太子敖丙不打不相識,成為彼此人生中唯一的朋友;又因手段過激,除魔不成反遭鄉民誤會,導緻魔性發作。哪吒内心的懊惱且不提,接下來他在居心叵測的師叔申公豹的話語中,終于得知自己是魔丸降世--而并非父母善意謊言下的靈丸降生。
大鬧一場,險些殺害親生父親的哪吒,負氣離開了特意為他舉行的生日宴。幸好,落寞一人獨處的哪吒,從法器的攝影記錄中,得知了李靖為求他平安,願意以己身換得他性命的舉動。往昔李靖藏在嚴格教導下的深沉父愛,殷素知呵護備至的關懷,太乙真人包容護短的指導,一幕幕浮上心頭,也喚回了哪吒隐藏在桀骜不馴外表下柔軟的内心。

重返生日宴的哪吒,無巧不成書的救治了整個陳塘關的鄉民:
原來,靈丸降世的敖丙,雖秉性善良,可身扛振興龍族的壓力,在救助鄉民後也遭遇鄉民排斥的命運,耳邊還時不時響起申公豹的蠱惑和父皇的殷殷期盼話語。他終狠下心腸,決定做法覆滅整個陳塘關。
本是互視彼此為此生唯一朋友的知己,一遭反目成仇,真是格外令人唏噓。
而哪吒為抵抗來自敖丙的武力壓制,不顧己身安危,念咒解開了身上的壓制,喊出的”去你個鳥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說了才算“話語,顯得分外的震撼人心。

結局實際已在意料之中。
哪吒向命運發起抗争的呐喊,生死關頭又放下了恩怨的做法,讓陷入偏執情緒的敖丙回了神。面對天劫的如期而至,哪吒依然沒有放棄,在自己頑強抵抗的時候,敖丙放下執念傾力幫忙,太乙真人也奮不顧身救助。
最終,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太乙真人雖失去了百年道行,總算是保住了哪吒和敖丙的靈魂,也保住了陳塘關的無數鄉民。



除了令人心神深陷其中,不舍得離開一時半會的劇情之外,影片的各個人物也塑造的相當活靈活現:
如影片的笑點擔當,腆着大肚腩,一口四川腔,動不動就自诩帥氣逼人,一直不停碎碎念,喜歡喝酒的太乙真人;
如一派仙風道骨,看上去本領高強,格外令人雙眼冒星星敬仰,仙氣十足的元始天尊;
如懷着孕也不安生,左手雞腿、右手蘋果,說着”再不生出來就砸了這家廟“,轉眼又被天降寺廟的太乙真人吓得秒變小女人;在丈夫和外人面前威武十足,在哪吒面前則一片慈母心的殷素知;
還有申公豹的陰沉和結巴,敖丙的帥氣與糾結,李靖的正氣凜然和暖心包容,看守大門的搞怪雲朵和兩個銅人等等。
讓我在看的時候,不隻一次感慨到,這部影片,着實是将各色人物刻畫活了,讓每個觀者都見識到了人性格中各個層面的豐富。
需知,真實的人,絕不是隻有刻闆的一個形象。就如魔丸和靈丸一般,或許生命中有些東西是天注定的,謂之為天命,可更多的是人,在後天不同環境,在應對世事的不同心态下,産生的結果可能完全不同。
人不能隻活在他人的看法中,各自命運終究要自己面對,各自做主才是理所當然的呀。
本文寫于2019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