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一口七八個,肚皮要撐破,茅房去拉屎,想起忘帶紙。生活你全是淚,沒死就得活受罪,越是折騰越倒黴,越有追求越悲催,垂死掙紮你累不累,不如癱在床上睡。來來回回千百遍,小爺也是很疲倦。

——魔童哪吒

...

一部國産動畫,一周内票房過10億,超越《大聖歸來》。動畫片沒有大明星出演,所以大家首先會關注的就是導演。《哪吒》的導演是誰啊?

餃子?

嘛餡的?

人家藝名叫餃子。沒聽說過?當然了,因為《哪吒》是他電影作品的處女作。在此之前,他有過一部16分鐘的反戰動畫短片,叫《打,打個大西瓜》。

...

那時的餃子說過一段話:“中國動畫的失敗在于不好看,如果能夠帶給觀衆足夠的眼球刺激,想不掙錢都是件困難的事情,我品味到了一絲的使命感。”

瞧這語氣,他不就是哪吒嗎?

餃子是學醫的,大三時才開始接觸動畫制作。别人勸他:當個醫生多好,說出去體面,找對象方便!搞什麼動畫啊?又不是小孩子了!

餃子說:“這是所有追求自己夢想道路上的人都會承受的偏見,别人都說你不行,所以我一定要拍出一部好電影來告訴這些追求夢想的人,堅持到底!”

那麼,這部口碑爆棚,得分超高的動畫電影到底好在哪?

1,改得好

誰都聽說過、看過、讀過有關于哪吒的神話傳說。懷胎三年,抽龍筋,三頭六臂,削肉救親...

衆多标簽盤旋在人們的頭頂上,揮之不去。但是,這部影片中哪吒的形象讓人眼前一亮——這是誰家的倒黴孩子?長得也太醜了吧!

...

重點是,劇情中給哪吒添加了一個宿命——他隻能活三年,到日子了就得天打五雷轟。人生一眼望到頭了,後面的日子該怎麼過?

母親殷十娘說:咱們遊山玩水,快快樂樂地離開人世。

父親李靖說:和太乙學本事去,有生之年,能做多少好事就做多少。

母親問:有必要嗎?他才能活三年?

父親答:快樂活三年,留下魔童的名字,讓别人罵千年?還是用自己僅有的生命來除暴安良,名垂千古?

于是,哪吒用存量不多的時間去學藝了。

...

在原著中,敖丙純粹是領盒飯的小角色。影片中,他一躍升級為頂級反派,和哪吒武力值不相上下。而且,還增添了一個家族的使命——他肩負着振興龍族的重擔!

這像極了《天龍八部》中的慕容複,為了實現祖輩們的夢想,把自己當成了一個練武的機器。沒有情感,沒有娛樂,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光宗耀祖。甚至,在敖丙出戰前,龍族用自身的鱗片為他制成了一件頂級铠甲,他們給這孩子的壓力太大了...

...

敖丙很孤獨,恰巧哪吒更孤獨。

兩個邊緣人碰面,在海邊踢起了毽。海夜叉的泡泡圈在他們四周飛舞,一聲聲海浪為他們奏樂。畫面很美很基情。兩個同樣被命運安排好了的人,成為了朋友,但命運注定要讓他們在今後拼個你死我活。

這很戲劇化,和傳統神話傳說不同。我們的傳統神仙、英雄很完美,大慈大悲,離群衆太遙遠了。而《哪吒》則塑造出了兩個有血有肉的主角。他們有缺陷,他們不聽話,他們甚至要毀滅世界。

但他們會成長,故事的魅力在于變化。觀衆在前一個小時看到的是一個仇恨生活,嬉皮搗蛋的醜小孩。在後面的劇情裡,觀衆們看到這個不争氣的孩子為了陳塘的百姓奮力把大冰塊推上天。為了保全父親,主動把身上的免死護符撕掉,含着眼淚被吸上天空。

...

劇本很敢改,也改得好。誰說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就一定是最好的?在今天,我們用老祖宗寫下的神話故事改編成了電影,并且豐富了人物的沖突,使情節更加飽滿、立體,改得讓人叫好。我想,這才是把我們的傳統發揚光大。

2,很搞笑

表面上,全劇的搞笑擔當是說一口“川普”話的太乙真人。而實際上,還有很多角色都在十分賣力地搞笑。難得的是,這樣的搞笑十分自然,并不尴尬。

...

龍王一臉嚴肅地看着犯有口吃症的申公豹說:下次你點頭就行了。

殷十娘臨盆要把這個三年的肉丸子生下來時,咬着牙喊道:你大爺的!

哪吒接過海夜叉那一坨綠油油的鼻涕,為了解毒一飲而盡,然後海夜叉說:其實,内服外敷都可以。

這樣的搞笑有着濃濃的中國風,比起漫威中的冷幽默,我更支持《哪吒》。

3,結構穩

之前在我們腦海中有兩個詞彙總是能牢牢地聯系到一起,一個是國産,一個是爛片。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劇本太差了。追究劇本差的本質,那就是結構太亂了。而《哪吒》的結構真的是極為完美,符合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審美,可以和好萊塢英雄題材的大片比肩。

我們來看一下《哪吒》的結構:

...

一明一暗,垂直發展,每一次交錯都帶來質的改變。而且,在劇情處理上,《哪吒》會打預防針了。

什麼是打預防針呢?在故事高潮部分,主角會在困境中憑借一樣不經意間學會的小本事翻盤。

哪吒的預防針是什麼?障眼法。太乙真人随便傳授一個口訣,哪吒為了打發無聊時間,練成了。這一段看似和主要線索沒多大關系。但是,這是預防針。等敖丙要用大冰塊砸毀陳塘時,障眼法管用了。

小細節決定大成就,做好了劇情的鋪墊,最後翻盤的時候,觀衆才會欣然接受。

4,立意深

影片中的靈珠和魔丸代表了什麼呢?

有的孩子一出生就被人瞧不起,沒人跟他玩;有的孩子一出生就衆星捧月,成長的每一步都鋪好了路。

這說誰呢?這不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到的現狀麼。貧富差距導緻了很多人的命運天生就注定了。

壞孩子到哪都不招人喜歡,做好事也被人誤以為是壞事;好孩子往那一站,大家就都主動湊過來套近乎。

...

申公豹說: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撼動。

但事實呢?壞孩子哪吒雖然捉弄小朋友們,可他精心設計的陷阱中,每一步都為他們留下一條活路;敖丙身為學霸,最後卻要制造一塊遮天的冰塊活埋了整座陳塘。

最後還要靠壞孩子哪吒叫醒他: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自己說了算!

每個人的起跑線不同,越是靠後的人面臨的挑戰就越大,可是,龜兔賽跑的故事,我們不是從小就聽過嗎?

元始天尊那麼強,為何還要讓靈、魔二珠共存于世上?這是世間萬物的平衡。如果世上隻有善,那就稱不上是善;如果世上沒有險惡,那英雄又如何能考驗自己,成為真正的英雄?

山的确很高,但人心卻能容下天地。想成為被衆人認可的英雄,就要承擔非常人能承受的痛苦與磨難。我們内心真正是什麼樣的人,就一定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别人同樣撼動不了的。

願所有追逐夢想的人都能成為小哪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