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電影院之前,看這片名我心想這不過就是一個俗套的“備胎轉正”的故事罷了。看了電影以後,方才知道,這其實是兩個相愛的人兒兜兜轉轉十年,終于回頭相擁,決定不再錯過彼此的故事。

影片伊始,平采娜飾演的女主角琴因為坐實了父親的風流韻事在捉奸回程的飛機上崩潰痛哭。此時,陪伴着她一路驅車打飛的的男主角,奈哈飾演的潘在安慰她的同時,借機表達了自己對琴的喜歡。

那一刻,琴的雙眼發出了光芒,她沒有逃避,也沒有覺得尴尬,反而大膽地問“是哪種喜歡”。隻可惜,此時潘卻退卻了,說出了那一句或許影響了他們倆今後發展軌迹的話:“當然是朋友間的那種啊,朋友永遠不會分手。”

琴聽了以後臉刷地一下黑了,身為吃瓜觀衆的我也跟着歎了口氣。多少感情,常常就隐藏着“朋友”的身份之下。我不問,你不說,或許彼此就真的錯過了。


...

潘的這一句掩飾,也奠定了故事後面發展的基調。在接下來的十年中,他們打着“好朋友”的旗号,卻保持着親密無間的關系。

怎麼個親密法?親密到,在琴坎坷的情路上,每一次潘都陪着她捉奸和療傷,随傳随到;親密到,琴無法小便的時候,潘在一旁噓噓做聲幫助催促;親密到,琴在野外排洩沒有手紙,潘不假思索地脫下了他的名牌t恤;親密到,兩個人一起在浴缸泡啤酒浴……

影片的可貴之處就在于那些看上去不太雅觀的畫面,琴不是傳統愛情電影中的那一類小清新女主角,潘也不是隻顧外在形象的小鮮肉。正是那些瘋瘋癫癫的、大大咧咧的舉動和表情,才将兩個人的親密無間表達得淋漓盡緻。


...

其實,十年的相知相伴,彼此早已互生情愫。隻是,各自都沒有去主動捅破那一層窗戶紙。為什麼?潛在的原因,或許是琴在少年時代因為目睹父親出軌而心懷不安全感,抑或是潘口中的,“做朋友多好啊,永遠不會分手”。

做朋友就不會永遠分手,是個僞命題吧。兩個相愛的人,如果真的隻能做朋友,往後餘生,真的不會因為彼此錯過而感到遺憾嗎?


...

所幸的是,兜兜轉轉十年,在所有風景與人群流逝過後,身邊的那個人依舊是你,對我最好的人依然是你。

感謝勇敢的琴,終于說出了内心真實的感受,向潘發起了愛的攻勢。

這一次,不僅友情以上,而且戀人已滿。

很多時候,不必總抱怨你遇不到一個合适的人,也不必總抱怨所謂的自帶“渣男體質”,記得多看看身邊的人,說不定真命天子就在不遠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