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千尋回來了

時隔十八年,《千與千尋》再度上映。
關于它的頭銜有很多:
日本動漫大師宮崎駿最負盛名的作品;
唯一一部獲得奧斯卡的動畫長片;
同時也是日本曆史上票房紀錄最高的電影,300億日元的票房記錄至今仍是個神話。
相比于其崇高的地位,《千與千尋》更加吸引觀衆的是那份直入人心的溫暖與感動。
以至于十八年後,那些看着它長大的孩子們,仍願意走進影院,期待在大銀幕上與它的重逢。

歲月匆匆,當我們日漸長大,過往的青春早已不在,曾經的純真也磨耗殆盡。但任何人都不會拒絕一個暖心的故事,一個與年少自己相遇的良機以及一場有關于成長的夢。
于是,我們義無反顧地走進影院,坐在稀稀拉拉的座椅上,等待投影儀射出那束光,将我們傳送到千尋的世界,傳送回自己天真爛漫的童年。
02 千與千尋

少女千尋跟随父母前往外地生活,對于窗外完全陌生的世界,她内心充滿着抗拒。但自己的心聲和那些小情緒,爸媽卻總是置若罔聞。
由于父親的失誤,一家人不小心闖入了隐藏在山上的神域。

由于貪吃,千尋的父母竟變成了豬;
而對千尋伸出援手的白龍也被小紙人弄得遍體鱗傷,生命危在旦夕;
至于站在橋邊被人忽視的無臉男則溜進了油屋,大口吞噬着美食、甚至活人...
這一切亟待千尋去改變的,在千尋努力拯救他人的旅途中,她也完成了從一個小女孩到大人的蛻變,完成了屬于自己的獨自成長的故事。
03 從千尋到小千

本片想要表達的主題很多,甚至可以從不同的維度展開。
對于工業革命帶來的污染的控訴;
對于人類被欲望所綁架的鞭笞;
對孤獨的深刻解讀以及對于日本房地産泡沫經濟崩壞的展現...
而在我看來,
《千與千尋》本質上仍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
它用無限溫情的筆觸為我們描繪了一個夢幻又真實、喧鬧又寂靜、冷漠又溫情的世界。而主人公在其中的經曆和成長便成為故事的核心。
沒有人知道成長是什麼樣子的,或者說沒人知道成長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因為成長總是在不經意間發生,而且每個人的都完全不同。

但對于千尋來講,成長就是那年夏天誤入一條隧道,在另一個世界裡,遇到許多奇奇怪怪的人和事,收獲數不清的眼淚和歡笑。最終在愛與付出裡找到自己。
04 學會勇敢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父母變成肥豬,千尋孤身一人處在詭異而又令人恐懼的小鎮,擺在這個小女孩面前的問題,是如何拯救自己的父母以及如何回到原來的世界。
因此,盡管對周圍的一切懷着恐懼,但千尋必須盡一切可能活下去,并找到解救自己父母的辦法。

膽小的她,閉着眼睛從那段懸在半空的樓梯一步步往下挪,飛奔而過随時都有可能斷裂的水管...
幸好有了白龍的指點,千尋找到鍋爐爺爺,經過争取,最終和湯婆婆簽訂了契約,成為了湯屋的一名正式員工。

在工作的過程中,她總被人嫌棄沒禮貌、工作也做得慢,自己也是笨手笨腳,動不動就磕到腦袋,疼的哇哇大叫。
這跟年少時的我們又是何其相似,
考試成績不理想擔心回家父母的責怪;一不小心打碎花瓶,趕緊把碎渣打掃掉,生怕父母回家發現;甚至離開學校,初入職場也是如此,作為一個新人,口笨手慢,處處遭人嫌棄。
但為了救回父母,她隻有忍受這一切,學着去勇敢面對周圍的世界,去承擔起屬于自己的責任。
正如同我們面對生活時所不得不做的那樣,沒有願不願意,隻有應不應該,沒有嚎啕大哭,隻有咬牙前行。
影片中最令人動容的,當屬白龍遞給千尋飯團的那一幕。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本以為吃到飯團的千尋真會開心一點,沒想到陌生人遞來的溫暖,讓千尋暴露了她還是個小孩子的事實。
吃着美味的飯團,感受着陌生人的關心,一直以來故作堅強的千尋終于放肆地大哭起來,淚水不住地湧出眼眶,想到自己所面臨的一切,哭聲一聲比一聲高。看了直叫人心疼。
不過,哭過之後,千尋才算是真正成長起來,她從千尋變成了小千,同時做好了迎接未來的準備。
05 學會愛與被愛

湯婆婆的手下白龍是小千在這個世界的第一位朋友,也是在一直以來給予她溫暖和力量的那個人。
白龍本身是一條河,因為河流被擴建的城市吞噬,變得無家可歸,隻好來到湯婆婆這裡學習魔法。
但要想學習魔法,必須要抵押自己的靈魂,于是白龍交出自己的姓名,忘記了自己是誰。
千尋剛踏上這塊陌生的土地時,白龍不但為小千提供幫助,同時還是她内心的依靠,讓她能夠有勇氣面對這一切。

但愛從來不是單方面的,當小千看到白龍被一群小紙人攻擊的遍體鱗傷,又被湯婆婆無情抛棄的時候,她義無反顧地站了出來,去拯救這個曾幫助過自己的人。
為了能夠徹底解除白龍身上的符咒,她決定去找錢婆婆。這是一場沒有回程車票的旅行,但千尋仍然義無反顧地踏上了開往錢婆婆家的列車。

在那裡,千尋見到了與油屋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一種簡約樸素的生活,原來錢婆婆是個很好的人,湯婆婆才是利欲熏心的壞人。
本以為兇吉未定的旅途,一下子變得皆大歡喜。錢婆婆還和無臉男等人親手為千尋做了一根頭繩,留做禮物。
千尋最後拯救了自己的愛人,并幫助他找回了自己,也拯救了飽受心靈空虛折磨的無臉男,同時千尋的善良、勤勞也完成了對于湯屋衆人的精神洗禮,得到了大家的喜愛。

至此,她也不再是那個讨厭的煩人精,嬌氣的小女孩,而是實現了由内而外的成長,學會堅強,也學會了愛的大姑娘。
但等待她的并不是故事的完結,最後一個考驗随着父母的得救而來臨,那就是學會和過去說再見。
06 學會笑着說再見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這個神奇小鎮的一系列遭遇,雖然曾帶給小千無數驚險和擔憂。
但是經曆過後,才發現這裡有疼愛自己的鍋爐爺爺和小玲,有豐富又溫暖的成長回憶,還有深愛自己的白龍。
因此,當離别的時間來臨,小千心中仍然萬分不舍。
當她在白龍的陪伴下,牽着手一路飛奔過街道,穿梭于原野,來到隧道前最後一道山坡之時,白龍和她鄭重告别,并告訴她堅定地向前走,不要回頭。

圖片發自簡書App
對于我們而言,又何嘗不是如此,不論曆經多少歡笑或磨難,不管心懷多少眷戀和不舍,在時間的催趕下,每個人都不得不一步一步向前走,無法回頭。

人生就是一列開往墳墓的列車,路途上會有很多站,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陪着走完。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别。
關于成長的最後一個站台,名字叫做——離别。
生活就是這樣,你懷着忐忑踏進未知的世界,熟悉之後又覺得一切安好,可随着歲月颠簸,那些熟悉的人和物都會漸漸離你而去。
于是你又馬不停蹄地踏上一段新的旅程,去走向新的未知,去欣賞别樣的風景,去遇見完全陌生的旅人,和他并肩同行一段日子,最後在某個尋常的三岔路口,輕輕地揮手告别。
看上去,人生似乎充滿無常,但曾經發生過的事是不會忘記的。

對于那些我們貪戀的風景,執着的往事和摯愛的人們,總會在心裡給他們留下一個位置,等待着某一天與他們再度重逢。
成長不是背叛,告别不是遺忘。
曆經無數風雨之後的小千,仍然記得自己的名字,不管走出去多遠,我們一定要記得自己是誰。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勇敢邁下走向未來的每一步,而不緻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