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
看完郭修篆導演的處女作《光》,雙眼紅紅走出電影院,聽着他妹妹郭修彧創作的電影主題曲《抽象圖》,回想着電影裡的一幕幕,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可能很多人會順勢把這部電影和阿湯哥的《雨人》什麼的,即那些有關自閉症的作品做對比,就連我一開始看故事簡介,也把它聯想到《簡單西蒙》,但現在想想,完全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畢竟整個創作思路和風格就完全不一樣。郭修篆導演的《光》很明顯就更接近現實,接近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更具煙火氣,也和我們的内心距離更近,更親切。
從白天的繁榮街道到人煙嘈雜的夜市區,大超市、小門店,樸實無華的住宅區,肮髒的垃圾場,天橋底,巴士站,每一個取景地都有它不一樣的功能性,在導演的鏡頭下,我們不僅能走街串巷,還能遊走在角色的情愫之間,領略角色特性。
飽和的色彩,對比度明顯的畫面,搭配着恢宏的管弦樂,一幕幕不一樣的故事皆變得故事性十足,使人身心沉浸,悲喜共振,該笑的地方會笑,該哭的地方會哭,該感動的地方亦感動不已。
文光
就好比如,看着文光(莊仲維 飾)在電影裡不停地尋找玻璃杯,為了完美的音律不管不顧,沉迷其中無法自拔,很難說不會被感染。生活中處處碰壁的他,也有如他自己的面試台詞所說的:“有時有點怪,但平易近人”的特性,不是美化,而是真的特别實在。
也如同和素恩(陳子穎 飾)的認識,平實卻不乏趣味,一句“身在福中不知福”道盡身世的“浮沉雨打萍”,不同出生确實注定了很多人不同的命運,但無一例外的是,人人都有選擇活法的權利。
文光也有他的追求和執着,隻是不為他人所知,難以為他人所了解,所以弟弟(張順源 飾)在他離家出走之後才會懊惱,自己從來沒有真正的去了解他,了解哥哥想要的是什麼,腦袋裡期盼的是什麼,又有什麼特别的天賦異禀。
哥哥和弟弟的感情,很大程度上也和我們大部分人一樣,我們總以為自己足夠了解他人,而且足夠有信心保證自己了解自己身邊最親密的人,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什麼都不了解,也沒有費力去了解,真是令人唏噓。
這不得不令我想起龍應台在描寫她和兒子感情的一封信裡寫的:“我知道他愛我,但是,愛,不等于喜歡,愛,不等于認識。愛,其實是很多不喜歡、不認識、不溝通的借口。因為有愛,所以正常的溝通仿佛可以不必了。”
兄弟
确實,我們總時不時會缺少真正的溝通和了解,不管是朋友關系還是任一的親密關系,太多的自以為是誤解了所謂的了解,懶得多去溝通的匮乏,其實不夠,遠遠不夠用來疏通情感,鍊接彼此,所以才有争吵和糾結。
電影裡自然也不意外,弟弟的不甚了解和懊悔,哥哥的離家出走和回歸,如夢似幻,最後也如事實。那些不可控的意外,不管是煩惱還是挫折,具象後,都令人倍感親切,也不得不讓人佩服導演的嚴謹和深邃,他真的有用心在還原一個感人的故事,也有認真在拍一部偉大又平實的電影,如歌如泣,如蜜一般甜,也如蜜一般稠。
“你的書隻有你才懂得讀,你的譜隻有你彈得出 。”文光創造出的世界,最後也讓我想起了一部很暖的電影,《羊與鋼的森林》。同樣的成為了調音師,同樣的經曆了煩惱、迷茫,而後成長,文光花的心思絕對比正常人多的多,但不一例外的就是,天賦的挖掘需要伯樂,文光的特殊性導緻伯樂難尋,這也估計是導演想表達的一點,也如前面我所提的,溝通的重要性。
電影裡,每一次兄弟倆的溝通,都非常發人深思,吵吵鬧鬧最後其實誰也離不開誰,弟弟的朋友也非常義氣,在文光離家出走的時候不僅幫忙尋找,也“罵醒”了弟弟,讓他對自己所處的位置有更深一點的認知,讓他明白了哥哥的重要性。也隻有通過這樣戲劇化的轉折,我們才能看到那種“愛之深責之切”的無奈和可貴。
應聘時
當苦苦尋找無果之後,沒有任何提醒的狀況下,弟弟外出回家猛然間就發現哥哥已經髒兮兮地回來了,坐在那個小闆凳上等他回來借“吸水喉”,那種失而複得的喜悅,不究過往的平靜,着實令人感動不已,要說電影裡最能令人觸動的地方,最能讓人哭泣的地方,這一幕絕對少不了,我一下子就淚目了,比起後續哥哥在房間裡“彈琴”,弟弟在房間外面淚流滿面,從進門那一刻的相遇,時間靜止的那幾秒,真的就已經足夠touch my heeart。
而且,令人驚喜的,還有電影叙事的方式,由頭至尾,導演就不曾想過要以煽情的方式來奪取觀衆的眼球,他想做的就隻是講好一個故事,将故事好好的來述說,由精打細磨的台詞來反應劇情,由演員的敬業來傳達思想,一句“他不是白癡,他是自閉”不僅呼喊出很多自閉者的心聲,也充滿保護欲望,是尊重也是愛護。
或許,愛的方式千萬種,天賦異靈的人千千萬,但最實在的故事,永遠最感人。所以當片尾字幕顯示“謹以此片獻給我的哥哥”時,我心雀躍,感動異常,很難不再淚目。再加上有妹妹的音樂做加持,《光》真的就不僅是呼籲關懷自閉症的電影,更是傳達愛的光,永恒之光。
哥哥回家“彈琴”
弟弟為哥哥辯護
兄弟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