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為什麼要狀告你父母?”

“因為他們生了我!”

這句話出自一個12歲孩子的口中,

電影裡,法庭上,

一個來自黎巴嫩貧民窟名叫贊恩的男孩,

他從監獄裡打電話将他的父母告上了法庭,

而他希望裁判官能夠實現他對父母的願望,

這個願望就是:

讓他們不要再生了!

他對着他的父母說:

你懷的孩子也會像我一樣,

我希望你們不要再生了!


...

在此之前,

出生在一個難民的家庭,

貧窮帶來的是

他這個年紀不應該承受的苦難,

沒有書讀,

小小年紀打工賺錢

騙取藥方制毒販毒,

和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住在破漏的房屋裡,

吃不飽,睡不好,

甚至連出生證明也沒有,

同他一樣的貧民窟的孩子很多,

他們習慣了被吆喝,被暴力,

習慣了逆來順受的心态,

孩子長大了就去做工,

女孩來月事了就賣作他人婦,

贊恩的妹妹就這麼被父母以幾隻雞的代價給嫁掉了,

贊恩保護妹妹的心願未能實現,

也由此走上了離開家的流浪之路。


...

流浪之路遇上了很多事,

有貧困,也有溫暖,

但贊恩始終保留着一顆善良的心,

堅持到最後,

在沒有退路的時候,

他回家想拿身份證明逃離這個國家,

去一個他人口中幸福的家園,

然而,

那也隻是個買賣兒童婦女的騙局,

最終,

他因為捅了因懷孕而死的妹妹的丈夫而入獄,

他因為妹妹的死留着眼淚跑出了家,

他在法庭上大聲說出了,

你們不要再生了,

因為生下來也是和我一樣!

沒有愛,流浪,

沒飯吃,餓,沒書讀,

隻會被罵滾蛋,

被暴力,被侮辱,

忍受饑寒交迫,

生活就像一坨狗屎,

比腳上的鞋還髒,

像地毯一樣被人踩在腳下,

不知道所謂的幸福和歡樂在何方?


...

這是發自一個12歲男孩的内心獨白,

他大大的眼睛有着說不完的故事,

而這個故事裡,

沒有快樂,隻有悲傷,

沒有幸福,隻見痛苦,

沒有希望,更多絕望,

這不是一個美好的童年,

或者在他們這些孩子的世界中

根本沒有童年可言,

小小的年紀承受了本不應該承擔的負重,

這個原生的家庭環境,

或許隻會助力他們走向犯罪之路,

走上沒有不見光明的黑夜裡,

走向沒有希望的人生,

而這一切因果皆

源于生兒不養的家庭,

源于落後貧窮的國度,

落後的國家,貧窮的人們,

連基本的溫飽都成問題,

還有什麼教育的思想可言,

父母生孩子成為了動物的本能,

失去孩子也習以為然,

他們或許就是每天行屍走肉的生活,

沒有什麼生活的目标,

或許目标就是有飯吃就可以了,

在他們眼中,

孩子是生存的物品,

不是給為他們帶來快樂的天使。


...

這是個殘酷的現實,

在這個地球上無處不存在的真相。

當有的孩子因為沒有好吃的零食不吃飯,

這些貧民窟裡的孩子可能連米飯都吃不飽,

當有的孩子再為買一個玩具鬧脾氣,

這些貧民窟裡的孩子卻不得不從小為别人打工補貼家用,

當有的孩子被視為爸媽的掌上明珠,

這些貧民窟的孩子卻是不是遭受的父母的暴力與摧殘,

……

這個世界,

生存本就是不平衡的,

無論難民國家,戰亂國家,

又或者和平的國家裡,

總有我們看不到的殘酷與悲催,

多少孩子一出生沒有了家庭,

多少孩子一出生被父母抛棄,

多少孩子一出生被親人所賣,

多少孩子在貧寒交加中活不過僅僅屬于她的童年,

……

我們很難改變這個世界的現狀,

因為無法回避這些震驚的現象,

但總有人會以自己的行動去做一些美好的事情,

比如這部電影的導演——娜丁拉巴基

用一部電影真實還原了黎巴嫩貧民窟兒童的生存環境,

也希望全球各國通過這部電影,

真正能夠引起國家的重視,

去做出一些改善的舉動,

讓更多的父母提高養育孩子的意識,

不要為了本能去生孩子,

讓更多的孩子一出生

能夠擁有屬于他們童年的歡樂,

等他們長大留給他們的回憶是美好的,

而不是隻有暴力與虐待。


...

“贊恩,笑一笑,

這是拍護照照片,不是拍死亡照片!”,

鏡頭前的小男孩贊恩,

嘴角上揚,他的笑真的很美~~

就像電影宣傳的那般,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被溫柔以待,

也願每一個孩子童年的微笑都是發自内心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