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從房間由上至下而來,吃别人剩下的東西,每個月調換一次房間,當沒有任何食物時,或許就要小心室友哪一天要把自己殺害當成食物吃掉,你聽到的這些統統發生在這部電影作品裡,這部西班牙小衆電影作品把人性的醜陋體現到了極緻。

    今天要與大家分享一部非常暗黑和血腥的西班牙電影作品,這部作品獲得了西班牙奧斯卡3項提名、錫切斯奇幻電影節4項大獎,電影講的是赤裸裸的人性,毫無遮掩地把人類的醜與惡放在了大銀幕上堪稱2019最深刻的人性批判作品,它的名字叫《The Platform》。這部作品與2019年奧斯卡獲獎影片《寄生上流》非常相似,但是在人性上展現的更加徹底。同時看拍攝手法和劇情發展,又要提到另一部電影《移動迷宮》,本片整體有一種更像在看《移動迷宮》的感覺。那在說電影之前,有兩個溫馨提示要在這裡和大家說明,如果你還沒有看過這部電影作品,那麼可能以下我要講的内容對你來說會有少量的劇透成分,會稍微影響你的觀影體驗。另外,這部電影當中的部分劇情和鏡頭有可能引起某些觀衆的不适和惡心,所以在你完整的觀影前請務必做好心理準備。


...

圖片來自百度

    接下來我将向大家簡單的交代一個這部電影的内容,作品主要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個名為垂直自我管理中心類似于監獄的建築裡的各種事情,這個建築非常簡單,從片中各個階段的形容就可以得知,這是一個垂直的建築,而在這棟建築裡分很多層,每層就是一個四四方方的房間,在房間裡布置的非常簡陋,四面牆、兩張床、洗手盤、馬桶,還有的就是地面和天花闆都會有一個對稱的長方形镂空缺口,這樣的一間房間裡住着兩個人,這裡面的人有因為殺人而進來的有自願進來的,每個人的背景都不同,地面和天花闆镂空的缺口與下一層或者上一層的房間聯通,每天會有一個固定的時間,有一個漂浮的平台擺放滿食物從上至下的通過這個镂空缺口經過每一層的房間,平台會在所有還有活人的房間内進行短暫的停留,這段時間房間裡的人可以享用平台上的食物,當時間一到平台會繼續的往下,如果平台離開房間後房間裡的人還保留着平台上的食物,那麼房間裡面的溫度就會逐漸的升高或者降低,直到房間裡的人熱死凍死或者是把食物扔下平台,這個平台在下降到最底層後會快速的回升到最頂層,而在平台回升之前不會有任何新的食物補充,所以除了第一個接觸食物的房間以外平台往下運行的所有房間都隻能吃上層房間裡的人吃剩下的食物,這個垂直自我管理中心沒人知道到底有多少層,所以越往下走,食物越少,直到最後什麼都不剩,通過片中的交流得知,平台在運行到100層以下幾乎就沒有任何食物了,這也就代表着越是在低層的人越可能什麼都吃不到,但是在高層的人也不會一直幸運,因為每個人隻能在當前層數房間裡面居住一個月,之後會被麻醉然後随機帶到不同于當前層數的房間裡,有可能比現在更高同時也可能比現在更低。分配到高層的人可以盡享美食,而分配在低層裡的人或許什麼都吃不到,甚至為了生存會殺害自己的室友吃人肉。


...

圖片來自百度

    基本上劇情的中心内容就是這樣了,關于這部電影作品,有一些我認為非常有意思的地方這裡帶出來和大家講講,第一點呢,就是關于電影内角色的設定。這裡展開講講角色的設定是因為這部作品的角色描述和相似作品很不一樣,就拿同樣以人性為核心的電影《寄生上流》來說,劇情幾乎把每個主要的人物的生活背景交代得非常清楚。再看另外一部在拍攝進展和題材上相似的作品《移動迷宮》,劇情也會特意突出的講述某幾位角色的背景和命運以及為什麼會來到迷宮中,并且觀衆很輕松就能分辨出哪位是主角,仿佛這個演員身上有我們常說的主角光環。但是回到《饑餓鬥室》裡來看,全片總共有幾個重點的人物,代表着不同的人,而且這些人物的背景交代基本都是一帶而過,第一個是格倫,第二個崔馬格斯、第三個是伊莫右裡、第四個是美晴、第五個是巴哈拉特。這些角色中看似是格倫貫穿始末與不同的人發生不同的故事,但我沒有明顯的感覺到劇情要把格倫打造成主角的意圖,看上去仿佛每個人都是主角。格倫我們放在最後說,先從崔馬格斯開始,這是一個有着鮮明特點的角色,如果說影片的垂直自我管理中心是隐喻一個有上下層級之分的社會的話,那麼崔馬格斯就是這個社會中最常見的那種人,這類人不但毫無智慧,而且還不斷的抱怨社會的不公,崔馬格斯是片中少數清晰提及了背景的人物角色之一,從角色的描述中可知他是通過一個電視購物節目,購買了一個磨刀石随之這個曾經介紹他買磨刀石的電視購物節目搖身一變變成了賣刀的節目。崔馬格斯因為被這樣的小把戲而騙反而惱羞成怒,把電視從自家窗戶扔了下去,砸死了一個正好路過的行人,于是他的愚蠢和易怒使他成為了殺人的兇手,即便是這樣,他也一直覺得不是他的錯,他怪電視購物節目欺騙了他,他怪那個人為什麼會這麼不巧的出現在他家的樓下,但是他就是沒有想過要反省自己。另外他還是一個非常計較的人,這從幾個點可以看的出,首先當格倫在房間裡第一次醒來沒多久的時候,崔馬格斯跟格倫說不願意再和他說話了,因為他告訴格倫的信息與他得到的信息不對等。另外當格倫向他提到證書這件事的時候,他轉過頭自言自語為什麼自己沒有證書,在他的處境中,這個自我管理中心裡就等同于是被監禁,而他連進監獄不發證書這件事情還在耿耿于懷。崔馬格斯是那種不願意做出改變随波逐流的人,并且他非常自私自利,就像他阻止格倫喊話時說道,不要和下層人講話僅因為他們是下層人,不要和上層人講話因為上層人不會理會下層人,他把一切認為理所應當,顯而易見是他經常挂在嘴邊的口頭禅,他認為一切都是環境的錯,與自己沒有絲毫關系。同時他也是一個非常虛僞的人,影片很有沖擊力的轉折點是當崔馬格斯漸漸和格倫熟絡起來兩人一起讀書一起聊天的時候,鏡頭一轉兩人被換到了171層時格倫醒來就發現崔馬格斯把自己綁在了床上,崔馬格斯知道在這一層是不可能有食物的,所以他準備把格倫吃掉,一直以來崔馬格斯其實都把格倫當成食物,這也反映出為什麼當一開始格倫與他伸出手主動打招呼時崔馬格斯讓格倫回到自己那一側的冷漠。


...

圖片來自百度

    再來講講伊莫,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物設定,雖然她是格倫的面試官,但當她知道自己無法戰勝癌症時,她決定進來這個她自己一直為其工作的管理中心。伊莫無疑是一個善良的人,從格倫與伊莫共處的時間裡,伊莫也說出了很多這個自我管理中心前面沒有交代的事情,伊莫認為這個地方有200層,如果每一層的人都按需取用自己應得的食物分量,那麼食物就有可能被送往最底層,伊莫有點像是社會中一些養尊處優但又心地善良的人,她不知道這個自我管理中心裡到底發生着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她勸人們盡量按需拿取食物能夠讓低層的人也能吃到食物,格倫也曾像崔馬格斯阻止自己時那樣阻止過伊莫,但是伊莫卻堅信自己的想法,從來沒有放棄主動的分配食物以及不斷的勸說下層的人。但是伊莫還是無法改變現狀,究其原因因為她始終是那個旁觀者,她從未想過親力親為的參與到這場改革中去,雖然她不斷的發聲說服别人,但是她也隻想現狀自主的發生改變或者為那些親力親為的人呐喊後享受改革的成果,當遇到蠻橫無理的人時,她無可奈何。期間她交代了一個女子美晴的背景,具體我們接下來講美晴的時候會仔細講到,相信格倫是在這個部分被伊莫從新喚醒了内心的良知。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當她們被調配房間的時候,無情的換到了202層,伊莫在這一層直接上吊了,關于伊莫上吊每個觀影者有每個觀影者的解讀,我自己認為是首先層數突破了伊莫之前自己說的200層,這讓伊莫感到很絕望,另外則可能是平台在伊莫還沒死之前到過202層,當伊莫發現平台上依然是什麼都不剩的時候,她明白了之前自己一直在不停努力的勸說都是毫無意義的,再加上她最愛的寵物之前被美晴殺害,所以萬念俱灰的她選擇了自殺,但是影片在這裡有一個非常有深度的處理,在格倫腦中産生的伊莫的幻覺對格倫說了一段非常有代表性的台詞,如果不太關注宗教文化或許看不出這段對話的寓意,我也是通過了第三遍觀看才想到了這段話背後的意義,這正是在約翰福音中耶稣說過的話,這個部分我會在後面單獨拿出來展開講。


...

圖片來自百度

    接下來講講美晴這個角色,美晴從來沒有被分配成格倫的室友,并且她是全片中非常怪異的一個存在,從她的出現其實就可以看得出,她在這個自我管理中心是一個傳說級的人物,每個月有一天美晴都會殺害自己的室友,然後坐上運送食物的平台,從高層一直往下走,據說她是尋找她自己的孩子,但是在上面伊莫的劇情中就提及過,首先由于管理層的規定非常嚴格,并且每個進入這個中心的人都需要面試,所以在這個中心裡不會有小于16歲的人。另外當初幫美晴面試的恰好也正是伊莫,而伊莫說過美晴是孤身一個人,帶了一把烏克麗麗,沒有家人更沒有孩子,她通過每個月乘坐平台下行尋找孩子的時候與格倫相遇過很多次,她也在這個中心裡幾乎與每位角色都有過交集。是她殺了準備要殺害格倫的崔馬格斯,她也殺害了伊莫的寵物狗,格倫和巴哈拉特發現她時她正在被其他人殺害。但是這個角色的行為和之前我提到的自我管理中心裡劇情交代的規則非常不符合,所以我大膽猜測,美晴這個角色實際上是第一個想改變這個中心規則并且站出來親自參與的人,因為片中提及到了每個月都會從上層搭乘平台往下走,但是劇情交代的卻是每個月所有人都會被調換層數不可能永遠呆在一個房間裡,結合影片後半部分介紹的要改變中心的制度就要向0層的人傳達信息,所以我大膽假設美晴這個角色其實是早就這麼做了,她每個月都會乘坐平台向下然後通過搭乘平台回到頂層,向0層的人傳達信息,但有可能她僅僅隻是搭乘平台去到每一個房間,但是沒有具體的計劃和執行方案究竟怎麼分配食物,并且越往低層的房間走,那裡一幕幕的景象越是恐怖,所以美晴或許在這個過程中精神崩潰所以才會從一個帶着烏克麗麗的女孩變成了一個殺人兇手,最終瘋瘋癫癫的美晴無休止的進行着這件事,但她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美晴在初次遇見格倫的時候,格倫的對她的态度和這個中立其他人對她的态度明顯不同,或許這便是她在後來幫助格倫的原因,所以最後美晴也死在了這個中心裡,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對于她來說,或許是一個解脫。可以說美晴這個角色在本片中可謂是疑點重重。


...

圖片來自百度

    最後格倫和巴哈拉特我放在一起講,因為巴哈拉特算是介紹的最少的角色了,全片主要都是與格倫在一起,所以我把這兩個角色放在一起來講,先講故事線最豐富的格倫,這個人物特點其實有點複雜,這與導演隐喻他攜帶進中心的物品是一本《唐吉坷德》的書有關。,他是自願進入這個中心的,為的是戒煙和讀書,而全片中格倫從一開始天真的和室友打招呼到最後在不同層數的房間裡經曆了不同的時間後的變化也像極了那個一開始做着天真騎士夢到最後醒悟的唐吉坷德,在剛剛于48層醒來不久之後,格倫想到了按需分配這個關鍵點,于是準備說服下層和上層的人對于食品按量拿去以便能夠讓食品到達最底層,而此時崔馬格斯告訴他上層人與下層人的關系,格倫一開始不願意去吃殘羹剩飯,他對于這樣的食物感到抗拒,他覺得肮髒和惡心,但是最後他不得不在平台上不情願的翻找他能吃的東西,而再到後來格倫已經毫不抗拒的食用平台上提供的殘剩食物了。在與崔馬格斯一同被調往171層後,感受到了虛僞的崔馬格斯内心的邪惡,格倫雖放棄掙紮,但是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他對即将對他下手的崔馬格斯說這一切都需要他負責,與上層人無關、與他們的處境無關、甚至與管理層無關,他的死隻會與崔馬格斯一個人有關。這一段對話,影片通過格倫痛斥了崔馬格斯,體現出了本片對于崔馬格斯這個角色的批判,不要總是怨天尤人,抱怨環境不公,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無論是壞事還是好事,都與自己有關而不要去責怪他人和社會。而就在崔馬格斯對格倫下狠手時美晴的到來把崔馬格斯殺害,由于在171層沒有任何的食物,所以格倫不得已必須要吃崔馬格斯的屍體為生。當格倫調往33層後,他被伊莫的舉動又一次喚醒的内心的良知,他看到了曾經的自己,這裡他和伊莫談到了一個關鍵詞,自發性的改變,伊莫認為她不停的勸說,最終會說服下層和上層的人,這些人會自發性的有所改變,最終食物就能被分配到每一層去了,但經曆過171層痛苦的格倫明白從來就沒有自發性的改變,人們不會自發性的憐憫關心下層人是否有食物,于是當伊莫苦苦勸說而下層房間的人不予理會的時候,格倫挺身而出訓斥了下層房間的人并揚言如果他們不照做的話讓他們吃屎來讓下層的人最終屈服。但是被喚醒良知後沒多久,又被調往了202層,伊莫就是自殺在了這間房間裡,格倫在這裡做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舉動,原本被他帶進來閱讀的《唐吉坷德》此時卻被他扯下來吃掉了,但即便如此,在長久沒有食物的環境中還是讓格倫瘋狂了,最終他終于開始吃伊莫的屍體,經曆了長達一個月的痛苦最終格倫成為了一個上層人,他與室友巴哈拉特被分配在了6層房間,這也是有史以來格倫最接近頂層的房間了,這裡順帶講講巴哈拉特,這個人物自我看來代表着是那些毫無信仰的人,片中巴哈拉特呼喊上層的人希望他們能幫助自己走出這個中心,他想把繩子扔給5層的人并且順着繩子爬出去,在這裡影片談及到一個宗教信仰的問題,可以見得的是巴哈拉特跪地大喊他收到了上帝的指示,會有兩個人救他出去,這一幕可以看出巴哈拉特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為了自己的私利他可以抛棄信仰甚至随意改變自己的信仰,信口開河的說自己遇見過上帝。格倫與他協商,既然他想到最高層,那麼目前隻有一個辦法,與格倫一起乘坐平台往下走分發食物,之後再乘坐平台回到最頂層,在不斷下行的過程中,巴哈拉特遇見了幫助過自己的人,以及一位睿智的老人,我認為巴哈拉特在這個階段自身也發生了改變,他遵循了智者的話把布丁當成信息送回最頂層,這裡順帶提一提這個老者,這位睿智的老者很清楚這裡有0層,并且他似乎對于這個地方非常熟悉,令我不禁懷疑這個老者或許是不是以前就是在0層工作的人,所以對于這個中心如此清楚,除了影片特地展示了0層的畫面,還是第一個有在這個中心裡的人說出了這個地方有0層這件事情,但影片對于這位老者交代的内容實在是不多,所以我也無法推斷這個老者就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

圖片來自百度

    說完了片中角色,單獨講講之前我提到伊莫與格倫之間發生的一段劇情,影片和基督教有着許多的相似,而影片中重點隐喻了約翰福音中耶稣的故事,為了厘清順序,這裡我們先從202層講起,格倫在202層醒來後,發現伊莫已經上吊自殺了,當時格倫的腦子裡出現了伊莫和崔馬格斯兩個人的幻覺,伊莫告訴格倫讓她吃自己的屍體,期間她對格倫說你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裡面,吃我的肉,喝我的血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使他複活。這一段對話正是在約翰福音中耶稣講的話,這段故事是前一天耶稣行完五餅二魚的神迹後第二天群衆都在找他,之後在迦百農會堂裡耶稣對衆人教導的一段話,原文如下:【37 凡是父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我決不丢棄他, 38 因為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行自己的意思,而是要行那差我來者的旨意。 39 那差我來者的旨意就是:他所賜給我的人,我連一個也不失落,并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們複活。 40 因為我父的旨意,是要使所有看見了子而信的人有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們複活。”猶太人因為耶稣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物”,就紛紛議論他。 42 他們說:“這不是約瑟的兒子耶稣嗎?他的父母我們不都認識嗎?他現在怎麼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的’呢?” 43 耶稣回答:“你們不要彼此議論。 44 如果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人能到我這裡來;到我這裡來的,在末日我要使他複活。45 先知書上記着:‘衆人都必受 神的教導。’凡聽見從父那裡來的教訓而又學習的,必到我這裡來。 46 這不是說有人見過父;隻有從 神那裡來的那一位,他才見過父。 47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 48 我就是生命的食物, 49 你們的祖宗在曠野吃過嗎哪,還是死了。 50 這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物,使人吃了就不死。 51 我就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食物,人若吃了這食物,就必活到永遠。我要賜的食物就是我的肉,是為了世人的生命而賜的。”52 于是,猶太人彼此争論,說:“這個人怎能把他的肉給我們吃呢?” 53 耶稣就對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沒有生命在你們裡面。 54 吃我肉、喝我血的,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使他複活; 55 因為我的肉是真正的食物,我的血是真正的飲料。 56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住在我裡面,我也住在他裡面。 57 正如永活的父差遣了我,我也因父活着;照樣,吃我肉的人也必因我而活。】

    從原文我們可以看到在格倫腦中幻想出來的伊莫對格倫說的那段話,正是耶稣在迦百農會堂裡教導衆人時所說的話,而在上面的原文中,耶稣說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住在我裡面,我也住在他裡面。這段話呼應了在171層格倫吃過崔馬格斯的屍體及202層格倫最終吃了伊莫的屍體後為什麼經常會出現他們的幻覺,就像崔馬格斯對格倫說的,我是屬于你的,你也是屬于我的。片中的平台是從上至下通過每一個房間的,對于房間裡的人來講,這就像是從天上降下來的食物,也正巧吻合了原文,所以是否可以認為其實這個自我管理中心裡的每一個人都是在接受曆練和洗禮呢?另外很有趣的是,格倫腦海中的伊莫會把格倫稱之為彌賽亞,這個稱呼的原意指受上帝指派,來拯救世人的救世主。基督教主張“拿撒勒人耶稣就是彌賽亞,因為耶稣的出現,應驗了許多舊約聖經中的預言”,伊斯蘭教也認同耶稣就是彌賽亞,稱他為"麥西哈爾撒";但是通過上面介紹,與耶稣說了相同話語的人是伊莫,那在這裡是否可以猜測為格倫最後吃了伊莫的屍體,所以得永生,在末日的時候使其複活,所以格倫傳承了永生,繼而變成了拯救世人的彌賽亞,當然這裡隻是我個人的猜想,因為雖然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都認定耶稣就是彌賽亞,但是猶太教是不承認耶稣就是彌賽亞的,所以不能簡單的認為耶稣就是彌賽亞,彌賽亞可以是任何人,所以這裡把格倫比作彌賽亞也是沒有問題的

    最後,聊一聊很多人都很感興趣的影片結尾,影片結尾終于出現了那個神奇的小女孩,很多觀衆對于這個小女孩衆說紛纭有不同的解讀,在我看來我認為這個小女孩是虛幻的,這是有理由支撐的,其一是因為伊莫講過根本就沒有這個小女孩存在于這個地方,并且進入這個自我管理中心的人經過面試是不可能有小于16歲的人。其二是這個小女孩在333層,在這一層的人根據劇情描述來看不可能活下去,因為平台到了這一層根本不可能有食物,而且整個333層的房間裡隻有這個小女孩一個人,連個屍體都沒得吃。其三是當格倫和巴哈拉特發現這個小女孩的時候,從整體的外表觀察這個小女孩并不像餓了很久的樣子,其四是假設小女孩之前一直也在每個月有規律的調換不同層數的房間,那麼為什麼美晴這麼多個月以來都沒有找到過這個小女孩,并且根據美晴尋找這個小女孩的狀況來看,是在伊莫面試她之後和伊莫進來這個中心之前,但是伊莫從來沒有提及過有知道這個小女孩的任何信息,并且對于小女孩這件事一直都是否定的。所以我認為小女孩其實是幻想出來的産物,這裡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細節,就是我覺得影片的叙事順序是打亂的,在我看來在影片中段的時候,鏡頭切換到廚房裡,看似主管的老人拿着一盤精心擺盤的布丁甜品在質問為什麼裡面有頭發的時候,這個影片的故事已經結尾了,這其實就是最後格倫和巴哈拉特一直保護的那盤布丁最後被送回了頂層。而後面格倫回到6層,然後向下分配食物是影片故意打亂了叙事順序,在給出影片結尾後,故意再補充講述這個布丁會被送回0層的過程。所以在這樣的叙事邏輯下,其實後面很多細節有可能都是格倫幻想出來的,并不一定是真的,這也給了影片結尾賦予了很多不同的解讀方向。


...

圖片來自百度

    《饑餓鬥室》由此看來是一部非常具有深度的電影,導演在作品中融彙貫通的唐吉坷德的文學文化以及基督耶稣的宗教文化,電影當中也存在這一些瑕疵,例如這個平台很多時候會讓觀衆很不解,到底是什麼原理能使這個平台漂浮并且精準的通過房間天花闆和地闆上的每個通道呢?電影在表達房間變冷或者是變暖的畫面表現力欠缺,鏡頭拍攝的變化沒有明顯的體現出房間内溫度的變化。但我認為瑕不掩瑜吧,内容還是非常深刻的批判了現實社會的情況,人與人之間階級的劃分都像極了影片中的上層人與下層人,電影深刻的警醒世人,自發性的改變是非常困難的,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常想,在面對社會不公時,我到底是電影裡的哪個角色呢?但我很肯定的是很多時候我都不是電影裡的格倫,或許是伊莫或許在某些時候我甚至是崔馬格斯,這無疑讓我背脊一涼,看到了這場關于人類原始欲望獸性的困獸鬥才明白人性的醜惡。影片中的上層人像極了社會中的那些高層貴族、執政掌權者等等,他們住在最高層,瘋狂的掠奪本不屬于他們的資源,但他們也永遠提心吊膽,害怕自己手中的資源一夜之間就會化為烏有,社會遠比影片更殘酷,社會永遠不會告訴你目前在第幾層,你永遠都要提心吊膽,每個人都需要不斷的努力,爬上更高的層級,或許我也不例外也在社會這個自我管理中心向上爬行,但是我希望當我爬到高層的時候,或許我能夠不那麼自私,能給予還在下層人多一些關心與鼓勵,并且向高層的人發出自己的聲音,就像格倫一樣。如果說這個世界多一個格倫,能否有所改變?我不知道答案,但是就像《唐吉坷德》這本書中所說的一樣:“隻有那些品德高尚、經濟富有、慷慨好施的人才算得上偉大高貴。我說他們必須品德高尚、經濟富有、而且慷慨好施是因為一個人若隻是偉大,如果他有毛病,那麼他的毛病也大,如果一個人富有而不慷慨,那麼他隻能是個吝啬的乞丐,因為他隻會擁有不會正确使用他的财富,隻會任意亂花或不花,不會有效的利用它”這段話送給我自己,也送給每一個人,希望在未來,能時刻的提醒我們要保護着心中的那份脆弱的善念,不要讓這僅剩的良知被黑暗所吞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