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人為什麼要工作?這是無數的人們每天在鋼筋水泥的叢林裡工作都會問自己的問題,人們心中一旦出現這個問題,而下一刻就立馬浮現無數答案:家庭、理想、社會關系等等。我們心中都有自己答案,但還是每天在工作之餘或者在某一刻不時的會問自己。但為什麼明明心裡都有自己的答案了還是會問呢?
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這是個哲學問題,是每一個存在于過去,現在,未來的人都會思考的終極問題。
我們為什麼會問出這些問題?
答案又是什麼?
而社會中類似于影片主角的人和一些社會邊緣人群他們的心理問題和這些問題又有什麼關系?
一
宇宙的終極演化規律
熵,1865年由德國物理學家克勞修斯提出,用以度量一個系統“内在的混亂程度”。可以理解為,生命(系統)在活動中産出的無效能量。而且熵是不可逆的,無法再被利用的,且無時無刻不在增加的。恒星會熄滅,生命會死亡,而宇宙從一個奇點開始大爆炸而産生,最終的宿命就是歸為死寂,淪為熵,也被稱為熱寂。這個過程叫熵增
宇宙的終極演化規律就是熵增定律,即在一個孤立系統裡,如果沒有外力做功,其混亂度(熵)會不斷增大。簡稱:熵在不斷增加的過程。
這裡面包括了所有生命和非生命。物質總是向着熵增演化:非生命中例如屋子不收拾會變亂,手機随着使用時間會越來越卡,耳機線會淩亂,熱水會慢慢變涼,太陽會不斷燃燒衰變等等,直到宇宙的盡頭——熱寂。而生命總是自律總是比懶散痛苦,放棄總是比堅持輕松,變壞總是比變好容易。少有人能做到自我管理,大多數人作息不規律,飲食不規律,學習不規律;又例如公司随着規模擴大組織會變得臃腫,員工會變得官僚化,效率和創新能力也會下降,國家會因為競争而被世界沒落。
這些是構建我們現代社會的基石。
二
生命的誕生
生命以負熵為生。薛定谔曾在其書《生命是什麼》中寫道:“人活着就是在對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負熵為生。”
生命的誕生就是對抗熵增定律,即負熵(減熵)。地球上第一條RNA分子的出現,預示着生命即将誕生,RNA分子通過大量的吸收能量來複制,而宇宙中的熵是不斷增加的,是不能違背也不能逆轉的,RNA分子這個舉動就是在延緩(減熵),所以生命用于生存的減熵行為會導緻環境急劇的增熵,即環境會不斷加快惡化,我們也會不斷被迫進化來進行對抗。
從RNA分子到DNA分子到第一個單細胞生物再到更高級的多細胞進化,它們會開始移動,并且産生了感知能力,比如視覺、嗅覺、聽覺等等。這是智能的出現,生命走的進化之路即是智能的進化之路——生命為了生存,為了獲得足夠的能量和物質從而延續下去,必須變得更加智能。
生命的意義就在于此。
三
智人的出現和賦予的使命
我們的祖先經過本能的減熵(負熵)行為進行了數個紀元繁洐,不斷進行智能進化,直到其中一個物種猿人,它們中有人産生了自我意識,明白了自我的存在,并且擡頭望向星空的那一刻産生了一個新的物種——智人。
他們會對自己從生命誕生以來一直進行的行為産生疑問:“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放到現代社會來講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工作?”
問題的反複出現正是自我意識的體現。
而問題現在有了答案,就是工作使我們可以延緩增熵,能減少更多熵的産生、有利于我們的族群延續下去;能使單獨個體在注定死亡的過程中為自己的族群以及整個地球生命群體做出最大的負熵貢獻;能使我們地球上的生命盡可能的離宇宙的最終歸宿——熱寂得近些;能使我們在這個與增熵定律對抗的偉大過程中找到使生命成為永恒存在的方法。
這些就是現代人類的使命。
社會的秩序是不斷重組和安定的,這是一個自我更新機制,是一個與增熵對抗的過程,是刻在我們生命的基因裡的。在我們現代社會,人類對抗熵增定律的手段大概就是努力的工作、努力學習,與人結成家庭,繁殖後代。無數科學家和文學家一起工作就是為了尋找能永恒存在的方法,不受熵增定律控制的方法,我們努力學習也為那而準備的,繁殖後代也為所有地球生命努力争取時間而做的。
畢竟人類是地球用45億年篩選出來的最智慧的物種。
四
社會邊緣人群們的去路
大家都知道,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之争一直是自然科學從誕生開始就沒有停止過的,而自然科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近代人類社會經過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将唯物主義作為真理了,而唯心主義在現代已經基本沒有立足之地了,但世界在唯物主義統治下,現代自然科學也沒有尋找到一個能解釋宇宙産生的正确答案,公認最有信服力的宇宙大爆炸的宇宙誕生論到現在也不過還停留在假說階段。
熵增定律以及現在的相對論、牛頓力學等等都是建立在宇宙大爆炸論的基礎之上的,而浩瀚的宇宙中又有無數的不解之迷。到現在為止,人類一直也無法單靠現有自然科學去破解,我們引以為豪的現代物理學在那些奇怪現象面前數次岌岌可危,險些全盤推翻,是我們人類的無知還是唯物主義的片面造成的?要知道唯心和唯物是永遠兩面一體的。
是熵增定律為宇宙的終極演化規律,還是隻是我們在盲人摸象,管中窺豹?人類有可能找出擺脫定律的方法嗎?而面對這條定律我們的應對方法是真正正确的方向嗎?
或許是這條有可能“不正确”的道路,讓我們反而步入絕境,出現了各種病入膏肓的社會問題:人口老齡化、失業率、金融危機、核戰争威脅、冰川融化、病毒肆虐。這是一種近在眼前的消亡,面對這種結局的年輕人們在不堪受到“現代人類使命”折磨後進行反抗,他們以極度消極來面對世界,不工作(影片中)的、不生育的,崇尚嬉皮士精神的,從而導緻我們的社會問題日益嚴重。他們遭受譴責,被冠上反人類的罪名。他們對内與自己基因裡的負熵使命對抗,對外接受無數人的惡意:不被理解、不被正眼相待;被社會淘汰、被直接宣判“死刑”。
正是這種反抗造成了類似單向、雙向人格障礙等等現代心理疾病的出現。
反抗的人并不是隻出現在現代,以中國古代為例,“隐”文化一直是經久不衰的,也不乏曆史上出現了許多的有名的隐士,像陶淵明等等,他們滿足于自己的精神世界,要知道中國古代社會一直是根植于唯心主義上的,他們的所做的一切和我們現代人類的主流們所做的并沒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
我不想讓大衆去認同這些人,他們不是社會主流思想的一員,注定會遭受指責,但我希望他們能内心能強大,不受人們的影響,能正視未來,還能仰望星空,能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給自己找一個心靈栖息之所。以另一種形式的負熵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