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明是為了張國榮去看的《Happy together》,卻喜歡上了拍這電影的王家衛。
因為他拍了這部電影,幸好有他拍出這部電影。
我喜歡把《春光乍洩》這部片子叫成《Happy together》,這樣看起來片子更加開心。
而何寶榮那句“不如我哋由頭來過”看起來也還是那麼地有殺傷力。
無論是對黎耀輝還是對觀衆。
“不如我哋由頭來過”是普通話的“不如我們從頭再來”。
這部電影不知道因為什麼,基本在各大網站下架了,想要找到這部電影的資源,我花費了一些時間。
在各大網站看到“你要的視頻已下架”的時候,一陣可惜和失望湧上心頭。
我從來沒想過想要看這部電影會變得有點困難,因為這部電影很經典,對哥哥也好,對王家衛也一樣。
沒看電影前,我有點不明白王家衛這片名想要表達什麼意思。
如果他想表達的其實就是電影名的意思,那他到底想表達的是“春光乍洩”,還是“happy together”。
春光乍洩明明是說事物再次出現,而happy together有很多意思,可以看成快樂地在一起,也可以看成在一起很快樂。
但是都沒有春光乍洩的意思。
看完電影之後,我想我終于有點明白這兩個片名的意思了。
春光乍洩是指何寶榮和黎耀輝分分合合,他們第一次的分開我就想到接下來他們還會相遇。

Happy together是指他們兩個在一起的時候,就像黎耀輝說的,何寶榮受傷那段時間,是他們兩個最開心的日子。
那段日子看着都覺得開心,兩個人看似吵架的對話很可愛,怼來怼去。
還有何寶榮會在黎耀輝面前撒嬌,無論黎耀輝怎麼趕走何寶榮,何寶榮都有辦法纏在黎耀輝身邊。
黎耀輝再怎樣想闆着個臉,但最後還是敗給了何寶榮。
二。
電影裡還有很多感動我的畫面,黎耀輝賺夠錢回香港後,何寶榮打電話來去找黎耀輝,上一秒對面接通的時候還是笑着的。
下一刻知道黎耀輝搬走後,臉上藏不住的是他的失落。
他搬回到黎耀輝之前租的公寓,買了一大堆煙,就像那時候黎耀輝買了一堆煙放在架子那樣擺着。
修理着黎耀輝留下的那盞燈,看着燈罩上那兩個看着瀑布的背影。
然後抱着和黎耀輝在一起住的時候蓋過的被子,在床上哭了起來。
黎耀輝真的走了,離開了這個阿根廷的地方,離開了這個何寶榮能夠找得到他的公寓。
而黎耀輝在看着瀑布的時候,想起了何寶榮,因為他始終覺得,看瀑布應該是要兩個人一起。
就像那盞燈上面畫着的兩個背影,這樣才算是完整。
可是我們總會像他們兩個那樣,明明約好一起去看演唱會,一起去看海,一起完成一件事,
最後實現這些承諾的,隻剩下一個人,不知道另外一個,會不會像何寶榮那樣,在那裡懷痛哭。
電影的最後沒有告訴我們,何寶榮和黎耀輝最後會不會走到一起。
但是那個歡快的音樂總像是在告訴我們,車到站了,下車之後,一切都有可能。
何必想得那麼悲觀呢。
何寶榮那句口頭禅“不如我哋由頭來過”可能就會在黎耀輝下車後,突然再一次聽到。


三。
這是我認真地去看一部哥哥張國榮的電影,說了要看哥哥的電影不下二十次。
這一次我終于沒有隻是說說而已。
哥哥離開已經16年了,以前我還不知道為什麼那麼多人會喜歡和悼念他,不知道那些悼念是真心喜歡還是隻是跟風。
在聽完哥哥的《追》之後,我和朋友說,哥哥唱歌真的酥,真的好聽,怪不得那麼多人喜歡他。
其實我以前不聽哥哥,隻是eason在2010年演唱會上演唱《等》的時候,懷念了哥哥。
很多人聽哥哥那首《風繼續吹》,昨天很多人在朋友圈發《春夏秋冬》,去年我也是,不過今年我更喜歡《追》。
“一追再追,隻想追趕生命裡一分一秒”聽起來很老土,但我這一年,好像就是這樣的狀态。
一追再追吧,不去想太多,大不了就從頭來過,将何寶榮的口頭禅挂在嘴邊,好像有了那麼一點勇氣。
無論什麼時候,都希望有着那一點從頭再來的勇氣。
隻是再聽着哥哥的聲音,偶爾也會想着,如果早點認識哥哥多好。
有時候也會想着,如果哥哥沒有離開會怎麼樣,如果真的能夠由頭來過。
哥哥受到外界的流言蜚語會不會少一點,會不會給歌迷粉絲再多演唱幾首歌,再多演幾部經典作品。
離開的時候也好好地告别,就像在《縱橫四海》裡面那個驚天大盜賊那樣,離開時笑着轉身揮手再見。

好像哥哥就是像電影裡那樣留下一個發自内心的笑容,然後轉身揮手離開我們。
這個gif動圖我一直保留在手機裡面,就算換了手機,也都會默默保存下來。
哥哥這個畫面就這樣定格在我腦海裡,突然想起《東邪西毒》裡的一句話,
有些人是離開後,才會發覺那個人是最喜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