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片用了大量的符号、隐喻、夢境來調動非科學性的感官意識,但卻将這些意識建構在了本應尊重科學邏輯的國家層面的解密工作上,實在讓接受過九年義務教育的我遲遲無法産生代入感。
2、影片中的夢境,用了大量的元素來對複雜的解密數據符号進行圖像層面極為淺薄,甚至難以産生關聯的匹配,我不時被逼的罵出來:你這鏡頭符号目的性也太強了。
3、強烈的stereotype,天才必須是瘋子?必須不正常?必須内向孤僻?必須從小缺乏家庭溫暖?
4、50年代腼腆内向專注的鈍感力數學天才,秒變現代式的浪漫主義情場大師?
5、舍小家為大家的大無畏精神,被诠釋的過于浮于表面。
6、将曆史看做兒戲,雖然世界是個草台班子,但不至于兩個國家被兩個陷入技術漩渦的所謂天才不斷鬥法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