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說人物。櫻。 她在遇到士郎之前,是個活在黑暗裡、幹什麼都會失敗放棄、臉上沒有一絲表情的女孩,直到在某個傍晚她在學校裡看到士郎練習跳高 一次一次挑戰他無法超越的高度時,仿佛是一束陽光照進她灰暗的生活之中,在她已經封閉的心裡點燃一絲希望,從此她就渴望離得這一束陽光近點兒再稍微的近點兒。等到她後來在衛宮家待了一年半後,她臉上終于有了笑容 就像是樹枝上的花苞經過陽光普照終于漸漸的盛開了,這個被人當做工具的女孩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内心慢慢的打開了。後來,她在雨中被士郎擁抱後,就逐漸的離不開士郎了,像正常處在戀愛中女生那樣,她不允許别人奪走對于她來說就像是人生中的陽光的士郎,由于渴望着先輩的愛,她不想死,不想變成怪物,不想崩壞,在客觀上她正是有了因為這種想作為人而活下去的意志,才能對抗複仇者安哥曼紐的黑影。在她發現自己和吃人的黑影有關系後,為了不傷及更多的無辜者,為了不讓士郎再作出任何犧牲,決定獨自一人挺出阻止髒現 阻止這場殺人遊戲繼續發展下去。無奈一顆老鼠屎讓她回顧自己這十幾年的人生,如此卑微 如此地不幸 被人利用 被人奪走自己心愛的人 而自己隻能一味的忍讓,這讓她感到怨天憂人感到生氣感到憤怒,變得暴躁起來。但這一心态變化并沒有讓她改變要結束聖杯戰争 不讓更多無辜的人牽扯進來的、保護士郎、和自己的命運與之對抗的心願。正因如此我想這位被命運抛棄、飽受人們的誤會以及作者的惡意,善良待人、堅強溫柔謙卑,很像基督教義的少女,最後通過自己的努力,依靠着愛人和跟自己的命運相似的從者的幫助,才能迎來真正的春天吧。
關于櫻應不應該得救。如果看原作的話就會很明白,由于櫻小時候體内被植入聖杯碎片的緣故成為了黑影和她有關聯的原因。黑影吃人并非出于櫻的意志 ,而且恰恰相反,櫻的意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在抑制黑影作惡。那麼既然如此 那為什麼櫻在後期說自己殺了很多人不配得救呢?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理解的;就是櫻在被金閃閃攻擊受傷躺床後,我想她再怎麼反應遲鈍也會意識到黑影吃人事件和她一直以來經常做的噩夢有某種關系,而她現在突然發現這個噩夢似乎并不是夢,而是在現實中确确實實發生過的真事兒,然後以她那種謙卑自責的性格肯定會覺得黑影吃人事件是自己的錯,關于她對渣二的态度可以看出 她就是這種性格,所以她最後說自己殺了好多人不配得救,但我覺得這恰恰是她獲得救贖的理由,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在基督教裡有這樣一種的說法“認罪是贖罪獲救的第一步”,這恰好表達了女主有着良好的謙卑善良的品性。
這次的士郎對比ubw裡的聖人士郎、切嗣、紅a,則更像是一個普通人,聖人可能不太會有七情六欲,但是普通人會有這些 而且還會放不下,這并不是說普通人跟聖人比起來要有更多軟肋就不如聖人。恰恰相反,這些讓人放不下的愛情、親情和友情,在某一瞬間會讓普通人超越聖人成為英雄的存在。英雄為了對于人們至關重要的東西會和黑暗抗争 而且絕不會舍棄。hf裡的士郎就是這樣,出于對一年半以來培養出的感情的眷戀,始終無法對櫻揮下看似正義的刀子,為了對一句“歐尼醬”負責,更是為了拯救自己喜歡的人,他解開了聖骸布,扣動對着自己腦袋的槍口的扳機,然而在這一瞬間,他超越了養父,超越了未來的自己,成為古希臘神話中的為愛而戰的英雄。
個人對hf士郎的正義的思考。正義是什麼?是懲罰抹殺罪人?就像切嗣紅a那樣? 相比之下hf士郎給出的答案,很耐人尋思;正義在大多時候應該是拯救罪人。把罪人改造好,讓他們認清自己所犯下的罪惡,然後讓他們通過贖罪洗刷自己的罪從而獲得心靈上的救贖,這讓人聯想到了在現代法治社會設立監獄勞改措施的意義。
然後就是對其它人物的一些感想。先說說saber,她作為英靈應召喚而來參加這次聖杯戰争,為了的是實現她自己的一個願望,但是等她被拉到聖杯的内部卻發現,聖杯能實現願望其實是個幌子,而她亞瑟王不過就是個為小聖杯提供能量的電池而已。我想等她在聖杯裡察覺到這一點後 恐怕不能不怨恨舉行這個儀式的魔術師們,更何況聖杯裡還有“此世間之萬惡”這污染。所以黑呆作為懲罰者登場,個人覺得她不屬于任何人,隻是想對聖杯戰争的參與者進行懲罰,同時又像裁判那樣讓這場戰争進行到底,個人感覺這仿佛是對利用英靈來達到自己目的的魔術師的懲罰。
然後是琦禮。作為神父不祈禱“善”的降臨,卻為“此世間之萬惡”的誕生祝福,實在是讓人感到諷刺,他說他和士郎在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但在我看來, 一個人為他人快樂而感到快樂和一個人看到他人的痛苦而感到快樂 在本質上就有差别,隻不過在形式上看起來好像是一樣的而已。
凜呢,一句話;櫻覺得好就好。如果硬要評價那就是;她是被選擇的那一個,而櫻是被抛棄的那一個。她看樣子是很優秀的人實則缺乏對弱者的關愛 缺乏人性裡最值得頌揚的那一部分,感覺就像是《挪威的森林》裡的永澤。不過好歹這個惡魔最後讓櫻弄得回心轉意了。
一些自己印象深刻的片段和細節。第一章櫻發現士郎手上出現令咒後,一直憂心忡忡的,在放學後等着士郎一直到晚上也沒遇見士郎,回家後還從窗外凝視着遠方,就這一段來說讓人想到:果然最先擔心士郎的人還是櫻啊!
在第二章開始沒多久櫻做夢夢見小時候的自己被家人們遺棄,然後就拼命追趕自己的家人們,我不知道你們看到這裡是什麼感受,我看到這裡時就很能感同身受,想到自己小時候也有類似的經曆 不過我比較像真嗣 隻是寄養在老家。 然後就是黑影吃人 櫻夢遊仙境那一段,這一段雖然是會招緻誤會的魔改,但就我個人覺得這一段 須藤導演真的是太有愛了 可能想讓櫻有個好夢,才這樣處理的吧!
在第三章裡士郎單挑巴薩卡那一段,“打倒他沒關系吧 伊莉雅” ,解開聖骸布,士郎意識一片空白,緊接着紅a問“能跟得上來嗎?”背景音樂《衛宮》進人主旋律,士郎意識清醒過來,藍天白雲,少年在大地上奔跑“你問我能跟得上來嗎?你才是!” 。于是少年超越了自己。這段情節可以說是把hf裡的士郎的價值觀完全給表現出來了;為了保護對自己來說重要的人,即使代價是自己的生命将至毀滅,也在所不辭。
決戰前夜士郎回憶起櫻還在家情景的片段,一幕幕重現,一幕幕消逝在黑暗裡,配合着背景音樂(其實這首背景音樂是主題曲《春はゆく》唱到歌詞“我和你就在這裡”的伴奏的變奏)果然衛宮士郎這個人物、衛宮邸少了櫻,就像是沒有暑假的夏天、沒有笑容的聖誕老人一樣。在姐妹大戰的時候,有個小小的影之巨人一直在躲在石頭後面不願上去和凜戰鬥 最後變成了件衣服給櫻遮身,我覺得導演利用這個想表達的是 此時的櫻雖然變得暴躁 而且過不了多久意識就要被吞噬消失了,但對于姐姐依然想放她一馬 依然念記着姐妹之情。 還有個小小的細節:就是姐妹大戰時櫻内心崩潰後,攻擊凜的影子的樣子變成了布娃娃之類的東西,讓人覺得櫻很少女心。
最後就是 在結尾處櫻說着“在這瞬息萬變的世界裡,依舊有為了我而恒古不變的事物”,然後士郎出現,電影看到這裡真的讓人感慨萬千, 很釋然,很知足,就這樣就好。最後櫻站在櫻花樹下,主題曲響起,她和士郎一同踏出腳步。劇場版結束了。讓整個人感到釋懷,畢竟他們經曆的太多了,最後迎來春天。作為士櫻廚知足了。
最後是關于hf這個故事的整體觀感;那就是在想到這個故事時很難不聯想到櫻花這一花種,據說櫻花的花期隻有一周的時間,但她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孕育花苞,為了就是等到在春天裡盛開,她的生命就隻有一星期,然後她就凋零了,飄散了,落下了,給人留下些許傷感。但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待她,她一次又一次地被春風吹散,然後一次又一次蓄力在來年春天開放,這難道不是一種對抗自身命運的勇敢與堅強?所以我覺得hf這個故事就像櫻花那樣,前期嬌豔綻放但已顯露即将消散的勢頭,中期黑暗絕望看不到一點生息,但寒冬之後必将是春天,人性之花必将在春天裡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