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吃面包,邊看天行健大結局,哽的我面包都吞不下。我願意給這部劇很高很高的評價。
一部民國亂世下的江湖武俠劇,極具中式美學意味。
浪漫武俠與現實時政的碰撞。這兩個題材的結合就充滿了矛盾性,在固有印象中,很難把江湖大俠的形象和近現代聯系起來,但是因為他是晚清,所以身着長衫衣袂翩翩是是有可能和西裝革履長槍短炮同處一個空間,意外的擁有了和諧的可能性。
但是也因為是晚清,苦練幾十年的大俠傳人終被一顆子彈爆頭。前面把這些大俠鋪墊的有多厲害,這一記子彈的威力就有多震撼,奧,冷兵器時代悄然而逝,是時代變了,多少武林秘籍,多少宗師門派,一瞬間沒有了意義,時代是奔湧向前的洪流,沖刷而過,留下局外人一聲歎息。
而局内人,在時代沖刷下前路茫茫,
形成沒有好壞隻有立場的衆生相。
有些人看不見時代,固守成規,痛心疾首高呼祖宗之法不可變。他不明白為什麼幾百年甚至就在幾十年前效忠朝廷的政治正确在如今怎麼就成了杠頭。他不明白為什麼飽讀詩書後卻突然科舉被廢。劇中多次給到王地保慷慨激昂的陳述聖人之命,朝廷安危的時候,有一刻我都覺得他是正面的。這也是導演的高明之處,在這類人心中,他們就是始終認為自己在舍生取義。
有些人看得見時代,但是基于自己的立場,或選擇了自己的職責。或虛與委蛇,選擇了最有利于自己的安樂。存清、王爺和海潮我都覺得是看得見時代的人。存清死前對王爺說:道理他都懂,但是變法、圖強都不是他的職責,他的職責隻有一個,維系皇權。鐘海潮是個更有意思的角色,客觀、聰明的留洋将軍,給自己的情人看革命書籍,情人問如果自己看進去了且認同了那些理論怎麼辦,鐘說:能開啟明智的書,必是禁書,并估計情人去革命。但是他現實裡卻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利益和日本人合作。
而還有千千萬萬人,看得見時代,也堅定選擇最難最痛的改變之路。我有時候在想,其實有信仰的人是無比幸福的,人的精神力量可以強大到讓你覺得生命輕于鴻毛。去做,去改變,去換天地,去讓衆生平等。但,就算到今天,這何嘗不是一種執念。
而在家國大義下的兒女情長,卻又更具有宿命的味道。
再說鏡頭語言,裡面有很多鏡頭非常具有王家衛的味道。也有很多鏡頭語言有很多隐喻,印象最深的是王爺和存清的較量,存清被制服的同時,鏡頭語言是王爺一雙大手向孫悟空的糖人自上而下壓來,這個鏡頭語言是王爺的。還有關于王家洛以及大師兄的鏡頭語言,鏡頭完全源于人物内心出發,你從鏡頭能夠直抵人物内心,理解了他腦子裡的選擇。
整部劇充滿了俠義的浪漫,但固守理想主義而又夠狠到讓主角團全員領盒飯的悲劇收尾。完美契合我樂觀的悲觀主義者色彩,快準狠給你腦子一擊,茫茫然不知所往。
蒼茫浮生,時代洪流裹挾如在夢中,
雖諸行無常,但畢竟熱血難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