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會在哪裡又看到它……大船,再見了!」最後看到這麼一個标志着我國工業化成果的“龐然大物”,看到這一幕感慨其背後千萬的人的汗水與淚水。我們總是看到國家工業化現代化之快速,卻忽略“快”背後的慢功細活,“大物”背後的小人物的故事。例如影片中對人物“關系”的描述:人不能太出色/太風光,也不能拖後腿,否則就會出現“風雨”;嫉妒也是永恒話題,出現在愛情、親情及同事之間。

...

看八十年代拍的當時的電影與看現代拍八十年代的電影的區别在于,前者鏡頭中的人、物件與事物都是當時「習以為常」的「模樣」,而拍攝者也因此需要跳出習慣,找到日常生活中被習以為常的重要事物。作為2024年的觀衆能夠透過電影看到曾經那個時代的特質以及感受到變遷。變遷一:80年代的中國,可以看到與男工同等數量的女工在同一領域勞作,“婦女能頂半邊天”,然而如今在建造/焊接等行業幾乎不會出現女性的身影。社會主義所“顯示”的男女平等是在經濟欠發達的時期顯現?(bc需要女性的勞動力)當經濟發展起來後,就不再需要,這也是為什麼如今社會男女平等/權不如曾經的原因?變遷二:對理想熱情的枯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