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一支預告片放出來的時候就陰差陽錯地在b站看到了。雖然不追星,但沒看過幾部電影和劇集的我還是對主演印象挺好的。

精神科醫生、大學攝影社團、兩個人去世界各地拍照,這樣的人設讓我三天兩頭打開已經标好想看了的豆瓣,刷刷兩極分化的短評。十年後我會不會也像他一樣呢,至少已經擁有大半的共同點了。

選了這個電影院的第一場,開始的時候整個廳除了我空無一人,果然……也是安靜。開始幾分鐘進來了兩個人,散場的時候回頭看了看,嗯,是兩個男大學生。一股悲憫之情升騰起來,我也不知道是誰悲憫誰。

看完留不下很深的印象,但是還能感受到那種夾帶着熱烈的平凡的氣氛。

他說我喜歡拍除了人像以外的照片,因為他不敢盯着她的臉看。我倒是大膽些,可惜不如他那樣成功。大一沒去過社團的暗房,要不然或許還能點評一下他們沖膠片的技術。

“最美的不是下雨天,是曾與你躲過雨的屋檐。”重要的不是去哪,而是和誰。轟轟烈烈的浪漫夢想,總會在歲月的溪流裡沖刷殆盡,但不是就此消散,而是凝成了柴米油鹽、生活點滴的結晶。

一個人照顧動物,一個人撫慰人心,兩個人都有愛的能力。到底,還是平凡生活裡的相敬如賓、相濡以沫、相互了解、相互交流更勝過那些讓人心潮澎湃的諾言。

其實,看着片子,也會想到經不起推敲和來不及交代的情節。但是,我喜歡這種氣氛。隻讓我坐在那裡,看他們兩個在公交車上聊天、在休息日出門逛街,就很滿足。

他七年沒談戀愛,我有十年了……不過我還年輕,還可以一個人看好多部這樣的電影。世上有無數不幸的人,成為醫生,總是需要安慰别人,也是在安慰自己。

“為什麼當心理醫生呢,難道是,想療愈自己嗎?”我給的答案,也許和他一樣:也許是吧。可醫者卻又不能自醫。“很多抑郁症專家,情緒也不穩定。”他們兩個人,到底不還是互相療愈嗎。

臨散場,兩個人一起走在街頭的背影畫面轉到演職人員表之前,響起了藤井風熟悉的前奏。不到兩個小時,隻拿來養眼睛的話,也未嘗不可。

短小的片子,硬要把《花束》的結局寫圓滿,有些輕描淡寫,有些不知所雲,不過我一個人覺得還行。如果未來某天有個她也不讨厭的話,那倒就算挺完滿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