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第幾刷這部片子,又有了新的感受。
看到男主和女主的相處狀态,完全就是回避型和焦慮型人格的相愛相殺。兩個演員真的是把角色演活了,無論是站在哪方的視角,都是現實裡真實的男性和女性的困境,他們都具有人格魅力,但他們也同樣殘破不堪。愛原是治愈的良藥,但在這樣的關系裡,愛是彼此無法逃離的牢籠。
女主從小被父母掌控,把自己人生的失敗瞬間轉變為一個虛無的完全了不起的自己,她的靈魂從小就被當作一件商品出賣,她也深谙一切都是為了利益的逢場作戲,在這樣的背景下,真實的自己變成光鮮亮麗的形象背後的陰影,女主曾經的生活是令人羨慕的,得體的,但沒有愛。女主的性格從來都是堅強的,她接受現實,不喜歡啰嗦,不喜歡抱怨,手腳麻利,上進積極,做事有計劃,聰明心細,手裡時常捧一本書,大學主修文學、心理學, 我想這樣的設定并不隻是為了刻畫她是一個工于心計的上層形象,到常青藤也完全可以學其他的學科,為什麼學文學和心理學,我想她大概也是為了救自己。在虛無的泡影之中生活的人生隻有借由想象來慰藉,文學和心理學不僅是了解和掌控他人的一種視角,也是了解和掌控自己的一種方式。女主從小生活在優渥的家庭之中,現實的苦難對她來說是不具體的,遙遠的,她的所有痛苦都來自于她的内心。那個外部的她強大且奪目,而那個内部的她瑟縮而任性,所以我們看到這個人身上總是充滿矛盾感,其實她的行為邏輯是,用外部的一切工具滿足内部的一切要求,像是一個為了内心的渴望不顧一切的精密武器,看似有條不紊,其實處處铤而走險,内心的渴望也僅是為了填滿沒有心的自己。女主說自己不想變成那種典型的婦女,歇斯底裡,感情過剩,沒有安全感,為了挽救婚姻無所不用其極,可最後,她早已變成了這樣。女主是一個極端強勢的人,她認為愛是完全認同,如果做不到認同,隻要愛她,對方也應該妥協,這種愛也許是她父母對她愛的延伸,正如她曾經也因為對父母的愛而做出的妥協一樣,這樣的妥協帶來的是她家的财富,而這次在她的婚姻中還為她額外帶來了名望。這樣的經曆讓她認為愛的最終目的不僅包括愛,還有利益。隻是她一直沒有自覺,當愛用來交換利益的時候,愛就已經不複存在了,從來就隻有利益。那些他人的目光,财富,名聲,是她麻痹自己内心真實渴求的外部安慰劑,從來如此,她表演的如魚得水,她的婚姻,就是她命運的縮影。曾經與男主的相遇就像是命定的救贖一般,男主對她真實一面的接納,讓她意外獲得了從未有過的感覺,那是對前兩任都沒有過的珍惜,男主的接納是她永遠的執念。但在之後的生活中,她無法忍受不充裕的生活,無法接受男主與自己的不同,她早已陷在曾經的泥沼中,無人解救,她要打造一個完美的愛人,如同曾經的她一樣。真實是如此難以接受,所以選擇了回去,選擇了想象,選擇了瘋狂。就算抱着愛人的屍體,那也是最永久的相伴。這個角色真的非常戲劇化和有魅力。
男主則是有一個婚内出軌的、脾氣暴躁的父親,他總是陷入自己的情緒問題中,消極、逃避、獲得新的刺激,是他面對問題的方式。他對生活是遲鈍的,什麼都不太上心,也不在意,在電影裡面男主好像都沒有什麼感興趣的東西,他對生活的态度是悲觀失望的,遇到失業,他比女主更慌亂,而之後也僅僅是躺在家裡打遊戲逃避。從某種程度上,女主所說的那個她愛的,追求她的,風趣幽默又深情的男人,隻是男主生活的一小部分,男主的内心,大部分都是悲觀消極的。好像兩個人在談愛時,隻記住對方的好和那些荷爾蒙分泌旺盛的瞬間,當說到對方身上的缺點時,都彼此怨恨,所以他們愛的到底是眼前具體的人呢,還是他身上有的那幾個特質。婚姻為什麼讓人難以接受,也許隻是因為揭開了另一個具體的人真實完整的一面。這樣的感情,無論結不結婚都難以為繼。愛是像看見自己一樣看見另一個人,像接受自己一樣接受另一個人,愛是廣闊的,容得下生命的,而不是偏執單薄的喜惡,更不是虛妄的想象。愛需要反思,需要溫和,需要耐心,愛是平靜和沉澱,是厚重的生命體驗。
消失的愛人是婚姻的悲劇,也是個體的悲哀。本片還有很多可以思考的點,比如男權社會下男性和女性固化的狀态和内心困境,媒體對家庭的解構,輿情背後的社會心理學等等,篇幅有限就不細說了。我想本片最吸引我的點還是:若沒有自覺,靠他人之愛永遠無法縫補上自己的内心。
片中的愛人從未消失,也從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