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我是在10月5号下午一點零五分看的。
當時的時間段成都市好像隻有兩家電影院有,我從郫都區和女朋友一起趕到王府井電影院。
那天電影院人很多,可是同我們一道走進1950他們正年輕的影廳的人我一眼就能數清。
電影的節奏很輕,平鋪直叙。沒有什麼宏大的特效,震耳欲聾的視聽,就幾位老者給我們講述一段他們并不樂意回首的故事,中間穿插着真實的曆史影像資料,以及老者年輕的相片和如今的生活場景。
可即便如此,我的眼淚一直停不下來的流。就好像控制眼淚的閥門失效,一股腦的趟了出來。這眼淚不是一種共情,因為我沒有親身經曆那段戰争。直到今天我才明白那是一種震撼,一種直逼人心的殘酷的震撼。這種震撼并不是來自于演技、服化道、場景特效,而且一群年逾耄耋的戰士講述的一段段故事。
這故事是文藝隊最漂亮的“白毛女”;是“弄巧成拙”而不能成為手風琴演奏家的文藝兵;更是被炮彈炸毀下颚吃飯隻能靠他人的戰士......
原諒我不能準确說出故事中每個人以及講述這些故事的人的名字,因為被眼淚模糊了的雙眼來不及認真看介紹和字幕,可這些故事我曆曆在目,終身難忘。
長津湖這部電影我是四号看的,我個人覺得藝術加工的成分太多,強大的演員陣容、宏大的場面、震感強烈的音效卻不及老者那一段段故事來得真實,猛烈,震撼。
在我看來,隻有真正參與那場戰争的人,才配講述那段故事,才配說出那句“我們打這場仗,是為了子孫遠離戰争!”
電影最後的字幕出現時,我才知道截止電影的上映已經有幾位老戰士離開了我們,方框中的名字格外的刺痛人心。他們能夠戰勝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敵人卻無法抵抗時光的飛逝,歲月的無情。感謝導演能夠搶在時間之前,為我們記錄這些戰士的模樣,記錄這些故事,能夠原原本本的為我們呈現出來。
生在當今中國的我們,不能忘記那段殘酷的戰争,更不能去了解藝術加工後的曆史。永遠要牢記那一群唱着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背靠人民直面列強的志願軍戰士,他們都是爹娘的孩子。
真實的才是震撼人心的
...
...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