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的第六部宮崎駿(《風之谷》《天空之城》《千與千尋》《哈爾的移動城堡》《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也是宮導的首次“封筆之作”,卻出乎意料地背離其标志性元素:沒有翺翔天際的機翼,政客間的戰争權謀隐于幕後,甚或連“神聖少女”相較男性更為耀眼的光輝也僅存在于标題《幽靈公主》(もののけ姫)之中;取而代之的是飛濺的鮮血與墜落的斷肢,是以猙獰邪魔抑或皮與腥味的面貌“複活”的野豬,是體内同時蘊藉着源于自然的詛咒與祝福的阿席達卡——少年因他者之罪愆而被土生土長的故鄉放逐,在水與火、“森林世界”與人類文明的交界處孤身遊走——他來,他看,他解救。然而,分離的部首終究難以恢複如初,堪稱“罪魁禍首”的欲念與野心自始根深蒂固,基于泛靈論而重新賦魅的自然亦随着山獸神的轟然倒地而趨于再度“除魔”。縱使前景晦暗不明,兼具獸性與神性者依然選擇繼續睜大澄淨的眼睛,将那座在自然本性上不适于其生活的、亟待重建的“女兒國烏托邦”作為歸宿,又時常騎上亞克路,在兩個世界之間來回穿梭。“一起活下去!”——即便無可奈何,這也是一代代求索“清明”的唯一道路,而宮導之後的數次“最後一舞”,未嘗不可視為對此語的親身诠釋。

主要參考(摘編x)文獻:《宮崎駿的創作世界——重讀〈幽靈公主〉》(友人未刊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