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開始看《甄嬛傳》覺得劇中的女性大部分都太可憐了。華妃和端妃那麼愛皇帝,但是被他算計。敬妃從來不得寵,無聊的隻能數磚。皇後宜修為了自己正室的地位,也為了自己的孩子不受庶出的苦,害死了自己的姐姐純元。

試想一下,一個女子她的丈夫答應她生下兒子自己就是嫡福晉。但半途中被自己的姐姐截胡,姐姐成了正室,自己成了小妾。自己的兒子去世的時候,不滿三歲。而自己的丈夫眼裡隻有他和自己姐姐的孩子。經曆了這些,宜修的心裡不扭曲才奇怪。

...

《甄嬛傳》中的太後烏雅成璧,雖然貴為太後,但她的一生也挺失敗的。先帝最喜歡的妃子不是她,是果郡王的母親舒太妃。和隆科多青梅竹馬,卻被他算計進宮參加宮鬥。兩個人最後見面,她已經是一國太後,他已經妻妾成群。知道自己被算計,但如果不是皇帝緊逼,她其實不願意殺隆科多。

她明明知道純元不适合做皇後,但是自己兒子堅持她也阻止不了。後來宜修殺了純元,為了家族利益她不能拿宜修怎麼樣。她和自己兒子的關系也是很擰巴,兩個人的關系像領導和下屬不像是正常的母子關系。她很關心自己的兒子,苦心扶持他登上帝位,而自己的兒子卻念念不忘自己的母親偏心老十四。

...

而以前我很少關注皇帝這一個角色,頂多覺得他的無情是職業需要。一個多情又心軟的皇帝大概是治理不好一個國家的。對于九子奪嫡登上帝位的皇帝來說,皇位的重要性,皇帝的工作的重要性遠比那些親情愛情友情重要。

《甄嬛傳》中皇帝明明是九五之尊,也有才華,也有政治手段,但對于原生家庭的感情總是有一種不自信。這種不自信在和果郡王對話時就特别明顯。說果郡王的騎射也好,讀書也好都是先帝親自教的,所以自己這方面不如果郡王。到最後還是不免感歎一句,他們的父親是偏愛他這個弟弟的。

...

父親那邊他沒有得到多少關注,母親這邊呢?也沒有,太後雖然是他的生母,但生他的時候位份太低沒有資格撫養自己的孩子。所以就送到佟佳氏身邊,佟佳氏當時是貴妃,後來成了皇後,所以皇帝名義上是嫡出。後來烏雅氏有了小兒子,但和這個大兒子的感情已經生疏了。

皇帝被養母撫養長大,養母對他肯定不會不好,因為自己沒有兒子。但畢竟不是親兒子,沒有那種無所顧忌的親密感。太後快要去世了,想見一下老十四,這時候老十四還被皇帝軟禁着。皇帝不同意,太後就說他不孝順,并且詛咒他最終變成真正的孤家寡人。

...

而皇帝覺得自己已經十分孝順了,你還要我怎樣。太後去世的時候,皇帝這時候還埋怨自己的母親沒有為自己唱過兒歌。而這種兒歌,太後恐怕為老十四唱過很多遍了。這種哄孩子的兒歌,曹貴人也為溫宜唱過。當時他覺得很好聽,這哪是好聽,而是他在幻想自己的童年。

所以,曹貴人固然陰險不讨人喜歡,但是一片慈母之心。《甄嬛傳》中細細算起來每個人物都有自己可憐不得已的地方。這種情況大部分和性格無關,也和原生家庭無關,主要是當時的社會背景封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