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這節目一上來就挺猛啊,港真,我想首先表白一下旁白主持人,感覺他是拿着我的腦子在看節目啊,哈哈哈,怎麼說的都是我想說的話!

“業餘藝人周傑”

“孟子義......emm拭目以待”

“你叫張翰是一名演員,AKA霸道總裁”

“現在來介紹這兩位‘who are you’的人”

“隻要湊夠四個人尴尬就會自動消除~”

......

該說不說,這個旁白真的騷的一批,我可太i了!

港真我是第一期過半才看明白這個節目的意圖的,讓他們把這個地方打造成什麼“宜居社區”,這個主旨無功無過吧,畢竟真人秀節目看的本來也是嘉賓的互動相處啥的。

坦白說我一開始是看了著名的“我隻是一個演員”cut以及“郭麒麟遭遇大型社死現場cut”被安利的這個節目,當時就在想張翰、宋丹丹、舒淇、郭麒麟湊到了一起,隐約好像還看到了周傑and李雪琴,這陣容看起來有點意思。

...
...

沒想到完整看完第一期才發現這節目的驚喜還多着呢~

首先辣目洋子和李雪琴這波夢幻聯動我可真是期待~還有郭麒麟和汪蘇泷倆人也都是戳在我笑點上的男人。p.s.汪蘇泷幫張翰解圍自我介紹“帥到被星探挖掘”那段可真的太暖了,這小哥哥就是個被唱歌耽誤的段子手,内心柔軟又細膩~

...

還有自黑着出場的孟子義,雖然U1S1我确實不咋喜歡她,但是吧我這人有個毛病,就是聽到不喜歡的人自己“官方吐槽”自己總是不自覺會有點加好感。

還有兩個素人的加入,其實個人感覺應該會蠻有反差沖擊的,陳陳陳上來自告奮勇當塢長的那一刻我就猜到要完,畢竟這14個人都是有主意的,想管好他們?那難度可想而知......

第二期整個15人團隊就開始漸入佳境了,少了很多第一期的尴尬和不知所措,第二期認認真真的社交片段也有不少“真實再現”的現實意義。

社交的第一要義——大群體變小團隊。

從15人的團隊拆分成了4個小團隊,依據年齡劃分、依據職業劃分、依據熟識度劃分,可以分為同齡好友模式(東北三兄妹,又稱:三傻大鬧桃花塢),有汪蘇泷、辣目洋子、李雪琴,這三個人一組也是非常有看點,笑料多多,看完節目表示竟然跟他們學會了滿嘴的東北話,怎麼肥事?

...

還有宋丹丹、舒淇、周傑組成的中老年養生聚會模式,他們年輕相仿,日常的話題離不開養生、健康,他們的相處模式也是比較舒服自然,讓人看到了中年友誼和純碎和溫馨。

最有看點的是郭麒麟、OO、陳陳陳的三兄弟家庭模式, 每個家裡總是會有一個又鬧騰又機靈又調皮搗蛋的兒子,最讓媽媽操心。在看節目的時候彷佛代入到了自己家,看郭麒麟就像在看自己的弟弟一樣。

...

最後一組是張翰、孟子義、周也、賴冠霖組成的領導小組模式。在這個小團隊裡,張翰是那種有明顯領導能力的人物,思路清晰,心中有數,全程把握節奏大局,把大家的工作安排的明明白白的,觀察他們就像在觀察自己日常工作和團隊、領導相處的過程,不得不說,是真的有所啟發和共鳴。

4個不同特性的小團隊給桃花塢帶來了全新的生機,似乎在這種方式之下每個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舒适圈”。

其實整體看下來,第二期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粵粵的真情流露。這個寡言羞澀的大男孩在鏡頭前面說着自己來這個節目是想來自愈的,作為一個體會全了“實際孤獨”的年輕人,粵粵的痛點應該同樣也是很多當代人的痛點。他的身上有很明顯的成長線,看到他就像看到了一個懵懂少年在節目裡逐漸長大,給到我們一起關于成長的啟發,也讓“孤獨青年”在節目中跟随粵粵一起得到了治愈。

周傑、雪琴、大林子也都以自己的方式對“孤獨”二字進行了自我解讀。

“孤獨和寂寞是有區别的......”

“這個宇宙中人和萬物都是孤獨的,就是看你内心怎麼修煉的更強大,承受這個孤獨,把這個孤獨變得更美好”

“一個人他如果孤獨,身邊即使有100個人他也是一樣的孤獨”

“我特怕孤獨這件事變成一種标榜......”

有關于孤獨的體驗,原來即使身為明星也是一樣的深刻。

其實本來我是真的像圖一樂來看的這個節目,但是節目中關于社交議題的探讨确實是我沒有預料到的深度。

我想,每一個當代社恐青年應該都能在這個節目裡的某個人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不信你們自己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