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看到片名與海報的時候,以為會是一部充滿奇幻經曆的喜劇電影,盲猜是一個奇妙旅行故事。可事實上,影片中的這段旅程卻是一場充滿未知的逃亡。
《芬妮的旅程》講述了1943年法國維希政府時期,一群生活在法國的猶太兒童為逃離納粹迫害,不得不離開大人的庇護,在13歲的小女孩兒芬妮的帶領下流浪逃亡的驚險曆程。
面對困境,有些人選擇低頭沉淪,有些人選擇昂首面對。
很慶幸,影片中的孩子們選擇了後者,在戰争的殘酷籠罩中,他們仿佛像黑夜中閃閃發光的小精靈般,充滿着希望。
戰争題材的電影大多給人帶來的是殘酷、壓抑,但《芬妮的旅程》讓我感受到了戰火中的堅強、善良和童真。

《芬尼的旅程》電影海報
01 堅強
“你從沒害怕過嗎?”
“如果害怕,就裝不怕”
人生的很多堅強,或許都是被逼出來的。
芬妮就是如此。
臨危授命時惶恐的表情,看到同伴被捕時擔憂的淚水,看得出她是害怕的。但是,作為隊伍的“老大”,她抱着“活下去”的信念,肩負起同伴們的希望,展現出了超出年齡的冷靜、勇敢和智慧,經受住了壓力和考驗,弱小的孩童在納粹的迫害之下完成了成長路上的曆險記。

《芬尼的旅程》電影截圖
02 善良
“等十分鐘,然後下車,祝你們好運”
任何至暗的時刻裡都會閃耀着人性的光輝。
這部影片的另一個動人之處在于它的“善”,在那樣充滿着“惡”亂世背景下,總有一些人願意冒着生命危險,挺身而出保護這些孩子們,細心的弗曼太太、車廂檢修工大叔、表面上兇巴巴的農夫……他們的出現讓“善”的光芒照亮戰争的中絕望的黑暗。

《芬尼的旅程》電影截圖
03 童真
“我們可以再玩撿錢遊戲嗎?”
“好像一千隻蝴蝶”
盡管影片中納粹的蹤影無處不在,在逃亡的路上曆經艱險,可一旦脫離了危險,哪怕隻是暫時的一下下,他們就會變成單純的孩子,享受自由與快樂。在小溪中肆意潑水,踢個足球就能瞬間開心,把被風吹散的鈔票比喻成一千隻蝴蝶……
小孩子能有什麼壞心思呢,隻不過是愛玩愛笑罷了,在他們的眼裡有意思的事兒随處可見,尤其在殘酷的戰争背景中,孩子的單純顯得那麼那麼的耀眼。

《芬尼的旅程》電影截圖
二戰題材的電影不計其數,《芬妮的旅程》是很特别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