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一下:
1、讨厭電影長津湖和水門橋原因,看不出任何戰術安排,猛打猛沖,有個人英雄主義的感覺。
2、内行看門道,接觸的美軍沒有那麼蠢。尤其诟病吳京最後炸橋的那一段。
3、片名的錯誤,在對越南反擊戰之前我軍是沒有“狙擊手”這個稱謂的,隻有“特等手”。
4、雖然細節還有待推敲。但是,那個是軍事專業範疇,普通人不易看懂。這片子,基本合格。美軍狙擊手的狡詐,武器的精良。才能襯托出我軍“特等射手”們,在裝備全面落後的情況下,擁有何等的勇氣和智慧!才能在整個“冷槍”戰鬥中,打得美軍不敢露頭!
5、最後擊斃美軍“王牌狙擊手”的戰鬥,細節還可以更好,專業處理得有點草率。但是,瑕不掩瑜,這部“狙擊手”在專業軍人眼中,碾壓“長”和“水”。
我可以接受美軍的大意,但絕對不是蠢。如果美國人是“蠢”輸了戰争,那我們的戰士……是什麼?這種片子以後少拍,要不又要成抗美神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