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裡Z世代的青春片有特别種冷感,很多青春片都是濕漉漉的,好像隻有水汽氤氲才能讓熒幕這頭的觀衆感覺到那種青春的荷爾蒙。

這部電影裡有荷爾蒙的幾個畫面确實也有水汽的參與。悠太一個人推着從學校頭來的音響,穿着無袖黑T,滿頭大汗,瘦瘦的胳膊上沒什麼鍛煉的痕迹,這十幾秒中的鏡頭是這部電影裡最有水汽的片段。還有一段,兩個小孩站在剛用濕拖把拖完地之後自縛的孤島上的鏡頭。是濕濕的。

除了這兩端段濕度高一點,其他的部分都是恰好的幹濕平衡,不拔幹也不過分潮濕。沒有濕潤氛圍的青春片好像沒有了保護罩,直接把觀衆暴露在殘酷下,你明白這部電影沒在跟你開玩笑,這些小孩的不解、疏離、隐隐痛苦都是沒法解決的真問題,不是普通青春情緒上湧的那種傷感。小孩子對世界的冷感和熱感都是真真切切被時代和環境擠壓出來的。所以有些情節導演克制呈現但還是讓人覺得害怕,大家同時回頭被監控記過的那個鏡頭,看到的時候真正覺得生理上難以承受。

我偏愛悠太因為他像我喜歡的很多人,活在地球上像活在外星球,幹什麼都沒什麼意思,隻想被音樂刺激。聰明笨小孩STYLE。直線條思維的小孩,既然改變不了何必費勁呢,政治這樣的東西太無聊,太沒有創造性,你赢了我,你又輸掉,在大家都想赢得的個位置上大家又都變成同一個人,不有趣。還是音樂好玩,我想做什麼,我就能得到什麼,音樂永遠不會僵化死掉。

大家都要完蛋了,就别想那麼糟的事情了。

“難堪的不想

隻想痛快事情

時間尚早

别張開眼睛”

愉快時請盡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