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緻二刷了一遍《鱿魚遊戲3》,也确實鱿魚隔了太長時間,有點忘記2演什麼了。但還是會想表達一些看法與感受, 因為沒有查一些背景資料,所以可能有個人主觀或會錯意的地方,也歡迎各位來讨論。

...
《鱿魚遊戲3》劇照

很早之前,我想過這個問題,為什麼叫鱿魚遊戲。韓國是個靠海可以吃到海鮮的地方,無論是鱿魚也好,八爪魚也好,章魚也好,我不太好分類。但鱿魚給我的印象是,鱿魚似乎沒什麼發達的神經,恰好我也查了查鱿魚與章魚的區别,鱿魚是一種能學習顔色/形狀辨别,但較局限;能夠社交,但不聰明。他們的行動多基于群體行為,他們的再生很慢、也不會恢複如初,但也足夠生存下去。寫到這的時候我想,哇,太像人類了。人類受了創傷不也如此。下面我會沒有邏輯的講一下看法:

1. 遊戲規則。 遊戲規則很有意思。之前也有寫過,生活何嘗不是一種鱿魚遊戲。之前在《好東西》裡也有提過遊戲規則,每個人都隻是遊戲的參與者,我們似乎都等待着制定遊戲的規則者發布命令。無論是遊戲還是生存之戰,淺層或者深刻的,一切都是有規則可循的。我們能夠改變遊戲規則嗎?很難,但我們能不玩嗎?可以。但又會引出另一個問題——民主。

2. 民主。劇中大部分使用的方式是少數服從多數,但也同時看到了多麼可笑。在《組織行為學》中也有講到,少數服從多數隻是典型的民主決策原則,并不是最優解。當面臨利益沖突時候,可以看到很可笑。

...
民主決策哦

3. 人性的實驗。最後的時候,正如之前的001給參與遊戲的面具頭頭一把刀一樣,他也以這樣的身份給了456一把刀,他想看看最後,456是不是會和他一樣做出選擇。在這裡,其實他破壞了遊戲規則,給了456武器。所以,你看遊戲是這樣的,在遊戲規則之外,有我們看不到的東西。回歸到他(還是以第二季的001稱呼他吧)。他殺了那麼多人赢了獎,也意味着他喪失了人性。當他看到456的最後,或許是他去做給他女兒禮物的動機吧。

...

我想最後456說出的話“我們是人”,大概是導演以及很多人真正想看到的人性的光輝的部分。當然會有惡的部分,如333。但如果都是333或者剩餘的幾個人,那麼世界确實挺讓人絕望的。

4. 太多人性的部分了,而上面的觀看者根本不care什麼人性、情感,他們隻在意這個遊戲是不是看起來更精彩,他們是不是打的你死我活。就像古羅馬時期觀看鬥獸,可能當财富積累到一定程度,很多已經無法能夠因此感官刺激。因此,當他們得知這個遊戲中有家庭的存在的時候,他們有的隻是興奮的歡呼。

5. 女性。劇中很有代表性的幾個女性角色,張金子女士、賢珠歐尼(半個女性)、222号、神婆、朝鮮叛逃過來的女看守,上面的面具女。但到電視劇的結局,可以看到,剩餘的8個人都是男性。沒有任何一個女性的存在。而女性都做了什麼呢?456與衆多女性簡直構成了這部劇的善良的底色(除了面具女和神婆)。

...
賢珠歐尼死的時候,心很痛。

母親是一個特别的存在。張金子女士總是會輕聲細語的安慰每一個人,直到她自殺的前夜,她還在安慰456。她為了保護222和嬰兒,殺掉了自己的兒子,但沒了兒子好像也沒了遊戲的意義。222的腳崴了,但也為了孩子而甘願放棄生命。這可能是一種宣揚,母親總是偉大的,為了小孩犧牲的。如果不為了小孩犧牲呢?她說這是她保護孩子的方式,但我覺得更好的保護孩子的方式不應該是努力存活下來,帶着孩子一起生活嗎?

...
新222号

7. 精神疾病患者125與弱勢。最簡單的遊戲内部規則就是弱肉強食,劣币驅逐良币,但實際上真的是強弱與優劣之分嗎?可能未必。在最後一輪遊戲中,最先要去除的就是125,不僅是因為他吃藥,還有就是看似不太正常的精神狀态。這和我最近看的《我們與惡的距離2》有一點點異曲同工之處。似乎社會就是這樣,不允許不正常的人存在,當有人覺得你精神不正常的時候,直接判斷為異類,也因此先要去掉這樣的人。

精神疾患125号

另外,弱的人也會打上便當标簽,直接暴揍一頓,腿弄折,作為犧牲品。但這裡也可以看到,自己選擇去死比被當做便當看似好一些。

但所有的一切,都沒有解決的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