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浪浪山小妖怪》,非常想給《長安的荔枝》再扣一分,浪浪山作為一部工整而邏輯自洽的電影,映照出荔枝的擰巴和可疑。

荔枝上映之初,總是刷到大鵬尴尬的台詞“就算是失敗,我也想知道我會倒在離終點多遠的地方。”看到的時候心想,這麼燃,該不會是在做什麼福澤蒼生的大項目吧?

實際呢?為了給皇上送口吃的。

别走得太遠就忘記了為什麼出發!你出發的目的就不是為了正義,隻是為了保命,整那大義凜然的死出給誰看啊!把大詞兒都給我收回去!

大鵬到底明不明白,基層公務員和普通打工人是不同的,後者盡可以通過和資本家的對立制造矛盾,彼此的關系就是簡單的勞資關系。但如果你作為行政機器裡的一顆螺絲釘,用的是公帑、食的是稅款,你就是國家體制翻雲覆雨手的組成部分,你是真正牛馬的對立面,百姓的血肉也分了你一勺羹。

換言之,這不過就是一個拍馬屁的任務,拍不好,會死。你可以演你怎麼怕死、軟弱,怎麼像一個普通人一樣愛家人、有人味,怎麼被官場裹挾着犯錯、對百姓懷有一份有限的憐憫,小人物嘛,活着最重要,盡可以演出皮袍下的小來。但唯一不該往自己身上套的,是英雄光環。

即使在馬伯庸無聊的原著中,李善德也不是英雄,隻是讀者的眼睛,他帶着讀者看時代的荒謬、制度的潰爛、王朝覆滅的必然。

結果呢?大鵬傾情出演了另外一部電影,叫《人人都愛李善德》。幾十歲的人了,跟楊幂演對手戲還一臉恍惚又猥瑣的神情,真想替美女申報工傷。更不用說送荔枝最重要的荔枝和錢,兩條最關鍵的線,最關鍵的人,居然輕而易舉就被他的人格魅力折服?誰說醜人沒有傑克蘇病?他明明應該用含含糊糊的官員架子和信息不對稱來騙到資源以解燃眉之急,事實上,原著中的李善德固然有真誠的部分,但也是有很多灰色的人性和小算盤的,他演的什麼玩意兒?年過四十不谙世事的單純大男孩?

這個人物演得好,本可以複雜而立體,但十年過去了,大鵬還在迷戀出演煎餅俠,還是想講什麼小人物的英雄主義,講一堆群衆不惜犧牲輔佐一個人搞成一件大事,好陳舊的叙事、好混亂的邏輯、好老土的内核,好讓人完全無法相信的男主角。

最後那場飛馬送荔枝的戲,看得我腳趾抓地,他該不會覺得自己完成這個荒唐任務的時候很帥吧?怎麼會有這麼自戀的導演。

而浪浪山裡的底層牛馬形象就紮實多了,都是努力卻無意義的故事,但浪浪山的内核是自洽的、成長是可信的、被傾軋的真實性是有目共睹的,引起打工人共情也是不奇怪的。這種小妖怪,有點英雄主義,是可愛可親的。

大鵬真的很像那種跟誰都保持表面客氣但缺乏才能的老好人,大家願意給他面子願意幫他,但也不大願意出力,大鵬本身更是沒什麼調教演員的功力。幾個配角都貢獻了他們演員生涯中十分庸常的表演,連白客這種黃金配角都沒什麼發揮的空間,難逃平庸,大鵬啊真有你的。

不會再浪費錢看他的電影了,尤其是暑假看過了這麼多好電影之後,甚至懷疑他買豆瓣評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