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沐愛河》是一部很戳我的悶片兒。我在很冷靜的狀态下觀影,全程沒有移情。
就像《迷失東京》,它也在講述由壓抑帶來的孤獨,或由孤獨帶來的壓抑的故事。這二者,都是注定的悲劇。裡面的角色都是正常人麼?裡面的角色都是畸形人麼?我傾向于前者。但這裡的“正常”僅僅意味着一種常見,而非一種健康。霓虹燈下的現代化大都市——東京,為了繼續社會學的學業而被迫賣身的女孩,為滿足自己學術精英主義情節或撫慰喪妻喪女之痛而“拯救失足少女”的老嫖客教授,完全服從社會建構的持有樸素價值觀的底層男性......
我們都知道這是一部很假很戲劇性的電影。但最可悲的事情是,觀影者對于電影裡每一個細節都能完全地領會。或許我們早就習慣了。無所适從地從一件事逃離到另一件事,從一段關系逃離到另一段關系然後繼續麻痹自我“反正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坐在計程車上,看着五顔六色的廣告牌卻突然想起年邁的家人,那種斷裂與迷失感,至少,我有過。是的,這部電影裡的每個角色都很正常,這種正常是我們習以為常的變态。阿巴斯的上一部作品探讨的是假戲真做的愛情,這一部作品裡的假戲真做,不僅僅是教授與少女扮演爺孫,依我看,更是在探讨一種生活邏輯,如何在壓抑的生活裡通過假戲真做的自我表演去滿足自己内心的欲望?
最後,那塊窗戶碎了,打破了用聲音和畫面雙線叙事的一邊不安一邊又平靜的詭異電影氛圍。電影戛然而止。假戲真做,終究是會被一拳幹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