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第一次看到預告片的時候并不是非常感興趣,甚至沒有要到電影院去觀看的想法,出自于,我對少男少女的戀愛故事沒有那麼感興趣了。也是因為對國産青春片不敢抱有一廂情願的幻想了。

上映一周後,幾位好友都說電影不錯,跟預告片不太一樣,不信你去看。于是,我在一個周日的盛夏傍晚走進了那個盛夏未來。

【以下文字會有些部分涉及劇情内容,請酌情閱讀】

故事本身不複雜,是全國的所有高考生都會面臨的問題,關于探索自我,關于家庭,關于教育,關于剛萌芽的愛情和曆經世事的愛情。

鄭宇星和陳辰,兩個有些“叛逆”和“幼稚'的高考生,一個直接放棄高考,一個故意考砸高考。也許是這個共同點讓他們對彼此開始感興趣,想要了解背後的動機。後來兩個人借由陳辰的謊言,變得親近起來。說實話,抛開鄭宇星這樣的臉,誰不會喜歡上這樣的男孩兒呢?高高的個子,有自己的熱愛的電子樂,認真的時候特别讓人着迷,一起彈吉他唱歌,會把它做成一首隻屬于你一個人的歌,在生日的時候送給你。回想起陳辰獨自站在舞池中,聽着鄭宇星做的remix版擁抱,我也一起心動了。會帶你去體驗不一樣的東西,穿過人群的時候把你護在雙臂裡,真誠的跟你講自己的故事。陳辰,絕不是一個自私的女孩,因為在他心中,高考成績比不上一家三口在一起生活的簡單的幸福。但我作為一個成年人來看,用複讀一年試圖拯救父母的婚姻,是幼稚的但也是青春期裡獨有的勇敢。我會很敬佩陳辰,因為我現在已經不會勇敢了。

這部青春片總體給我的感受就是當代青少年的真實又有些迷幻的感覺。真實是因為他還是在高考背景下的高三生活。高考,陪讀,父母離婚,早戀。(其實17,8歲也不算早戀了吧?)這些問題好像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在身邊經曆的。不同的是陳辰的母親觀念也許會很少見,支持女兒戀愛,我當時看的時候心裡就在想,如果我以後成為母親,女兒戀愛我也會好好溝通,鼓勵她去表達自己的感情。當然後面陳辰母親說這是激将法,支持他倆戀愛時因為鄭宇星成績差他倆肯定進不了同一所大學,母親當然最了解自己的女兒,想激勵他倆共同進步。

會用迷幻來形容,因為這部影片總給我很多藍色,煙霧,朦胧的感覺。MING是朦胧的,鄭宇星的世界是朦胧的,我特别喜歡陳辰第一次晚上去club的畫面,用手接住一束光,然後鄭宇星擋住了他手上的光,順便說一下那個club我好喜歡,是宇宙主題哎。總之,他們對于青春,對自我,對愛情都是朦胧的。

從畫面來說,很多構圖都太美了。操場跑步的航拍和音樂把少男少女的那種青澀酸甜可愛拍的讓我起雞皮疙瘩,我甚至覺得我也回到了高三晨跑的操場,還有就是在三亞的泳池裡,兩個人在一起的畫面真的太美了。

電影觀看過程中我有好幾次落淚,又一次是鄭宇星和陳辰在club外面i的争吵,陳辰說,你不要幼稚了,你們根本是兩個世界的人。鄭宇星給MING打電話哭的很難過,我也跟着哭了。我不知道去電影院的那天我是怎麼了,還是導演和演員很會把情緒拉出來給觀衆,我一下子想到他,我現在偶爾還會想他是不是很幼稚,明明我們已經是兩個世界的人,甚至他都沒有喜歡過我。但更讓我難過的是我永遠地再也見不到他了。

鄭宇星給陳辰的吻,我的理解是,我知道你喜歡我,我也喜歡你,可不是愛情的那種喜歡。謝謝你的喜歡,也謝謝你鼓勵我陪着我一起來找MING,很抱歉我不能喜歡你。在音樂節上兩人靠近,親吻的畫面太浪漫,太美了。

有些細節,比如出現兩次的《擁抱》,選座位的三個鏡頭,一男一女,兩個女生,兩個男生,有個男生還略點羞澀,鄭宇星穿過七彩飄帶見到的MING。我的解讀是MING是男生。我不明白MING為什麼就不喜歡他了,也沒有明确關系。可能是MING覺得這樣的愛情不會有結果?還是在暗示在這樣的社會環境?陳辰的母親跟他的父親也是中學就開始的初戀,當初不顧父母反對還是結婚了。但是最終沒能一起走下去。

好羨慕青春期可以戀愛的他們啊,盛夏的悸動,夾雜着一些秘密,幼稚的勇敢,雖然不一定如你所願,但一定美好。

它是一段你無法忘懷的,刻在你青春裡的名字。

唉本老阿姨永遠也不可能有這麼美的愛情,青春真好啊,電影真神奇,我好像又跟着主角們做了一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