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譯名很容易錯失觀衆啊,而且和影片主旨完全不符了,容易被誤以為stereotype的歌頌片,其實明明寫實意味拿捏的很好。

影片大量長鏡頭和手持很容易讓人想起這方面的大師:達内兄弟,且通過影片反映社會一角的意圖也很相似(除了達内的結局一般還是有一些樂觀在的,而此片結局直墜深淵)。

不過我還是很喜歡結局的,不是覺得大團圓俗套,而是感覺結尾處墜入黑暗的設計把前期不斷積壓的憤怒、無力一口氣卸掉了,讓人感受到情緒上巨大的黑洞,這種巨大的失望感和無力感讓全片的悲壯意味更上一個台階。

...

補一段我的短評:最後一幕洗手的鏡頭,克裡斯蒂安哽咽的聲音被口罩遮掩,一次次叩擊消毒水泵頭、一遍遍揉搓雙手的泡沫,背景音傳來,護士問“醫生”,他回答“我準備好了。”頭頂一點殷紅無聲昭告撞到南牆後的無可奈何的回頭,他準備好什麼了?準備好稀釋良心的濃度了。

我看到有人說影片原本的譯名應該叫《不可殺人》,出自聖經的十誡之一(想起基耶了),這種取材聖經的片名寓意與影片的主旨都很契合,更耐人解讀。

我個人拙見,如果不可以叫做《不可殺人》(我也不懂為什麼,難道是考慮到中國觀衆對聖經不理解?)哪怕叫做《稀釋》也比現在這個《醫者仁心》好啊,既是影片的故事,也能解讀成良心的稀釋、人性的稀釋,仿佛一種不可逆的過程。

還是祝願這部電影票房更高吧,我覺得我們的院線需要這樣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