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電影俱樂部組織播放的電影是一部英文影片《父親》。從第一次開始參加電影俱樂部的觀影活動,每次都堅持參加。抽空來參加集中觀影主要是在心裡就覺得俱樂部推薦的影片值得一看,沒有俱樂部的推薦,可能自己也不會去看。我今天早早把一天的工作安排好,發現除了組織者我是第一個到會場的,也有機會發現活動背後默默奉獻的組織者的付出。為了達到最佳的放映效果,會長和副會長各種打電話協調資源,聯系工程師調試音響設備,才讓大家有機會聚在一起欣賞精彩的影片。

這部電影的主人公是一位犯有老年癡呆症狀的安東尼。影片開始的環節有些混亂,不知道誰說的是真的,誰說的是假的?也不是特别清楚的知道哪個場景的對話是真實的,哪些場景是安東尼自己臆想出來的。

因為記憶的混亂,安東尼已經不記得他的小女兒露西已經發生意外去世,總是在盼望着露西什麼時候來看望他。因為記憶混亂,他在家由護工照顧期間總是和護工發生沖突,假想護工偷東西,把一個又一個的護工氣走,給現在照顧他的大女兒安妮帶來很大的麻煩和困擾。而且病情嚴重的時候,他經常不認識自己的女兒安妮。

随着病情的惡化,在醫生的建議下,女兒不得不把安東尼送到養老院由專業的護工照顧。安東尼經常不記得自己身在何處,但是導演在細節處理上的手法非常細膩,讓我們通過主人公的服飾、房間的擺設、窗外的視角發現場景已經發生了多次變化。在影片的最後護工凱瑟琳告訴安東尼已經在養老院住了一段時間了,安東尼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希望媽媽來接自己回家,真像個孩子,也讓人心酸。

最後護工凱瑟琳輕聲安慰安東尼,一會兒一起去曬太陽、散步,可能有會快樂起來,似乎也在暗示我們,對待老人也要由對待孩子一般的耐心。父母總會老去,我也不知道萬一我們的父母很老的時候會不會得老年癡呆類似的症狀。我也在想:“如果這個事情發生在我的父母身上我該怎麼辦?”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是自己照顧還是讓專業的護工照顧更好?

世事無常,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病人群也越來越大,關注老年人的健康需要全社會的努力。有病的老年人需要專業的護理機構,不能出現虐待老人的情況,需要專業的機構創辦的專業的養老組織,讓老年人老有所養,也讓子女能安心。

當有一天我們自己老去的時候面臨這種情況該如何?我想到夫妻相伴的意義,如果夫婦二人都健在,有個護工照顧,生活可能也會很開心,同時也不會給子女負擔,畢竟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從現在開始,我們要保持鍛煉、保持健康。對待父母也不用想着等到父母老了再怎樣,不要等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珍惜當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