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說到抗美援朝時,就是志願軍偉大,以落後武器打敗世界最先進的軍隊。特别是空軍,中國空軍非常厲害,厲害到據說是美國空軍參謀長驚呼而出:中國一夜之間就成為空軍強國。原話好像如此,很小很小的我,當時那個自豪啊。

可是長大了,書看得多了,迷上了軍事,就發現這不“科學”啊,50年代,再先進的槍,再先進的炮,學幾天也就會用了,練上幾個月,也就算合格了,問題是空軍,那可是完全的技術性軍種,一個合格的飛行員,沒有幾年的培養,是根本不可能的,大家都知道,日本空軍到了二戰後期,沒有時間培養飛行員了,就隻能當神風用,而中國空軍卻能在一夜中成為“空軍強國”,這實在是“不科學”。

當然,再長大了一點,讀了更多的書,我才知道,抗美援朝中的空戰,主力是真正的空軍強國蘇聯空軍,中國空軍雖然出現了幾個英雄飛行員,但整體上仍然非常非常弱小。張積慧可以打落美國王牌飛行員,蔣道平可以打落美國王牌飛行員,但是,你要說中國空軍一個中隊都是張積慧,都是蔣道平,一個中國空軍中隊能打敗一個美國王牌飛行員中隊,那就太扯了。

同理,志願軍出一個張桃芳是英雄,但說志願軍半個班(一開始就被打殘了),能對抗美軍專門組建的狙擊班,那就太扯。

當然,對于藝術作品來說,扯,不是問題,是不是史實也不是問題,有沒有原型也不是問題,科幻,魔幻,奇幻,都是虛拟的,都是“扯”出次元去了,就是現實題材的軍事作品,很多也很“扯”,比如“拯救大兵雷恩”,曆史上根本沒有這一出,美軍也沒有用七個人救一個人的記述,但是,誰都要說,那片就是“扯”出道道來了,拍得真實,看得真實,場面真實,人物真實,情感真實,最重要的是,把這些串聯起來的邏輯真實。

你可以有一個很“扯”的設定,或要達到一個很“扯”的目标,那麼,你就要給出合乎真實的邏輯鍊條。

而《狙擊手》就完全沒有做到“扯”出邏輯來。

雙方實力:

美軍是專門的精英狙擊班,志願軍是王牌狙擊手帶的普通班,

美軍是裝備有瞄準鏡的專用狙擊步槍,志願軍用的是普通步槍,

戰場是美軍設置的的陷阱,志願軍是被引誘到陷阱的,

戰鬥一開始,志願軍方面就損失了近一半的兵力,美軍方面一人未失,

可見,美軍占有一切的優勢,志願軍方面,幾乎處于全面的劣勢,

戰鬥目标:

美軍是要活捉志願軍王牌狙擊手(這個設定完全沒有軍事邏輯,沒有任何軍事領導,會想要活捉敵方的狙擊手,編劇和導演完全不理解什麼是“狙擊手”),

志願軍是要救回被伏擊的偵察員。

戰鬥計劃:

美軍7個精英狙擊手,在預置的伏擊戰場,全部窩在一個方向,(張導,你見過隻挖一面的陷阱嗎,真是要笑哭了,一個狙擊手,可以單挑一個連好嗎,把7個狙擊手放在一個戰壕裡,這不叫陷阱,這叫送人頭)

志願軍方面,偵察員被伏擊,派一個班去救人。(班長明知道被伏擊,作為王牌狙擊手,也不先好好觀察周邊情況,散開警戒,提防埋伏,到了就直接救人,造成4人傷亡,班組被打殘。

(而美軍7名精英狙擊手,為什麼會隻打死3個人呢,在影片開頭,5班都知道同時開槍,分打不同敵人,美軍的精英狙擊手,7人卻隻打死3人,這是說美軍精英狙擊手不如我軍普通士兵嗎)

戰鬥過程,就不想說了,反正是這樣的,張導對于狙擊的認識水準,大概隻到“狙擊精英”新手級,以為準星瞄上了就能打到,什麼标尺,什麼風速,武器的精密度,都是不需要考慮的,眼到手就到,開槍就爆頭。

總的來說吧,這電影,還是很好看的,如果我還是很小很小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