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些影評人寫得太玄乎了,甚至扯上了聖三位一體還要扯點德勒茲,作為洪粉雖然不明覺厲,但感覺有點消受不起。在我看來《引見》還是典型的洪式小故事,在打亂切碎以後(其實這很布列松),故事被隐藏在一堆碎片中,需要拼圖遊戲才能看到全貌。

我是看第二遍的時候領會了整個故事。

首爾一對很相愛的戀人,女孩被母親引見給了旅居德國的女藝術家,打算在異國學習時裝設計。男孩想念女孩,當天就買了去德國的機票,兩人在德國見面後商量怎麼才能不分開。商量下來如果要一起在德國留學,唯一的辦法是讓男孩當醫生的父親出錢資助,所以男孩被引見給了父親。但是男孩父親并沒有拿出這筆錢,于是男孩和女孩分手了。

男孩長得帥,考慮當演員,但男孩在和對手演員拍吻戲和擁抱戲的時候卡住了,導緻演員路受阻。于是男孩母親把他引見給了以天才著稱的前輩老演員,男孩認為自己無法和不愛的人接吻和擁抱,在男孩看來,擁抱某個人具有絕對價值,于是引起了老演員憤怒的指責。

這基本是全部故事了,那麼洪常秀是怎麼講這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故事的呢?我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講好這一部分,我沒有電影相關知識儲備。

來看影片的結構。總共三幕,三次引見,但前面有一小段,可稱為引子(之前的譯名就叫引言),其實很符合音樂裡的奏鳴曲式,三個樂章,加一個引子。

引子的部分,并不是故事時間順序。開場是一名中年男子坐在桌前祈禱—下一次,我一定會奉獻我全部的财産去幫助窮人—也就是說,這一次他沒有出錢。祈禱完他穿上白袍,提示他是一名醫生,這時出現1,第一幕開啟。

鏡頭切到首爾街頭,男孩女孩要暫别,因為男孩要去見父親。父親的診所是一棟小樓,标牌寫韓一韓醫院,是中醫診所。男孩和女孩告别的時候說,會很快回來,鏡頭給診所門口的三雙鞋特寫,父親、護士和一位客人。男孩被護士引導到候診室,父親在給一位女病人針灸。治療完女病人,父親有時間接待兒子,但他選擇收拾桌上的東西,此時著名戲劇演員剛好上門拜訪,父親熱情地招待他,演員說自己沒有不舒服,醫生卻主動給他把脈,還做了針灸治療,并且約了一起午飯。洪通過這些鏡頭展示父親的心理活動,在第一個女病人治療結束和演員治療結束以後,他都有時間見兒子,但他選擇不見。第二次安頓好演員他上了樓,側拍鏡頭捕捉到父親猶豫的表情,随後甯願枕着自己的手臂休息。

另一條線是男孩,他等了很久,中間隻有父親你再等一會的敷衍,護士發現他瞌睡,他說隻是休息一下。之後的戲很是精彩,如果說錢是第一主題,這段關于愛和擁抱的戲是第二主題。錢和愛分别在第二第三幕裡展開和再現。這段和護士的愛的表白和擁抱是真實發生的,還是男孩迷糊中的情景,很難有定論,這也是很多人一直說到夢的原因?

引子和第一幕用的時間大約是八分鐘,這八分鐘呈現了太多信息,沒有任何地方可以改動,是真的做到了極簡。

第二幕在故事時間裡是第一幕,是第一幕的行為動機。如果作為三部曲式的呈示部,出現了錢和愛兩個動機,展開則是在第一幕。第二幕是最抒情的一幕,洪用了女孩膝蓋以下部分向布列松緻敬,用途中倒影着樹枝的水塘向塔可夫斯基緻敬,那棵奇怪的樹,又向誰緻敬呢?

第三幕,男孩被母親引見給老演員,在這之前,我們不能意識到老演員的作用和醫院男孩與女護士之間愛和擁抱的戲和劇情上的關聯。男孩曾經和母親一起在父親那裡見過老演員,老演員曾經誇獎過男孩的外貌,母親認為老演員的這些話是男孩決定做演員的動因,所以才有了這一次的引見。然後,我們都看到了關于身體的親密接觸對于愛情意義的兩種态度。

如果說愛是有絕對價值的,那麼在現代,這種絕對可以看成一種邏格斯中心主義,已經被解構得七零八碎了,在現代,不再有任何一種統一的被所有人認可的價值觀。一直以來,洪比起結構主義更像解構主義電影大師,但是就如德裡達并不是要消解所有意義,他隻是要從根本上解決邏格斯中心主義的獨斷。

男孩在被灌醉以後,出現一段情節,女孩出現在海灘上,得了一種叫葡萄膜炎的眼疾。女孩說是因為和男孩分手受了懲罰,以至于怎麼都看不好快瞎了。

這一段很明顯是男孩酒醉後的臆想,可能在其中投射洪本人的私貨—世界是看不清的,我們都是瞎的,而信念不同,信念是虛無裡的一束光,就像男孩堅持擁抱具有絕對價值,這不是事實而是信念。信念和愛可以讓人踏入冰冷的海水吧。

其實《引見》沒有讓我哭,哭得最厲害的是《草葉集》,影片最後的幾個調度鏡頭,才是力量萬鈞,哭得淚流滿面。《在你面前》也很好哭。洪片,可以從各種角度去看去喜歡,但大概隻有和他一樣死過的人才在靈魂裡和他會面。

——德裡達帶着銘心刻骨的傷痛和悲情描述了“解構”就是“絕境”的體驗,德曼的“不可閱讀性的寓言”就是對“絕境”的體驗,即在思想被困,前途無路的時刻“給出或許諾對道路的思考,激發思考尚不可思考的或未被思考的、甚至不可能的東西的可能性”。“解構”就是一種主動受難的激情,對不可能之可能性的激情

—獻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