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如此簡單的故事,以至于很多次我以為要發生矛盾沖突的時候,都以平靜收場。這大概是因為生活在當代的我們,對于影視作品中愈發離奇、巧妙的劇情構思、轉折,都已經習以為常了。當我們見到類似的橋段時,不免内心中會以某種期待補全尚未發生的情節。因此,這部1940年的作品似乎以一種過于簡單,甚至在當今社會人們看來頗有些笨拙的劇情走向,來完成了整個故事的發展。然而,這絲毫不減它的魅力,因為費雯麗給予我們的表演是如此的震人心魄。
Myra是一個複雜的角色。她對待感情的态度很純粹,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她願意在動亂時期因為兩天的浪漫便與一人共赴終生,她也願意在生活潦倒之時出賣肉體來幫助朋友。在她内心深處,是存在着一種令人為之動容的堅定的。然而,她心中充滿了對自己、對未來的不确定。因此,她多愁善感,且現實。這與Roy形成了鮮明的對比——Roy生活中隻有那場戰争和家庭,他作為軍人也具有極強的執行力與計劃力,因此他更浪漫、更理想化,他暢想未來、暢想和平、暢想愛情。可以說,兩人的确是很合拍的。Roy給予Myra浪漫與力量,而Myra給予Roy細膩與确定性。因此,我們可以想見在和平時期,假如給予他們長期的情感支撐,那麼他們将會有多麼美妙的未來。
從某種程度來說,Kitty與Roy是相似的。Kitty敢愛敢恨,敢作敢為,她雖然也充滿着對未來的恐懼,但是她作為朋友,對Myra展現出的一面更多的是充滿力量的一面。因此,無論是Kitty還是Roy,他們給予Myra的東西都十分相似。然而,涉及婚姻的愛情便終究不如友情般純粹。即使人很純粹,這段關系終究受到了太多非人因素(社會因素)的影響;而恰恰Myra又是這樣一個多愁善感的人,她更願意自己承受而非與對方分享,無論是在看到“Roy的死訊”還是之後自己出賣肉體的經曆。前者是她性格更好的體現,在與Roy母親會面時她已經如此情緒化以至于完全喪失了對自己的控制力和對事情的判斷力。後者則更多是社會觀念的因素在對Myra起着影響;這個包袱太重從而最終導緻了她的自殺。
于是我就在想,假如類似的事情發生在Roy身上會怎麼樣(實際上幾乎找不到這樣的事情,因為無論如何女性受到的社會觀念的枷鎖永遠都會遠遠強于男性)。假如真的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麼我幾乎可以肯定Roy會直接和Myra說,并且請求她的原諒,從而修複這一段關系。感情的升溫一定是基于一次次誤會的消除、問題的解決。我們可惜的不是Myra最終被Roy或他母親的拒絕,我們可惜的是最終Myra沒有勇氣去打破這層枷鎖,去面對Roy,正視自己的過去與這段感情。因此,這場悲劇繼來源于社會,也來源于個人。
費雯麗的表演将這個角色徹底演活了。她澄澈的大眼睛裡面充滿着豐富的感情。一些毫厘之間的感情變化,都能從她的表演中捕捉到。
将如此複雜的人物演繹的如此細膩,将一場悲劇诠釋得如此令人絞痛,絕對可謂是一場震人心魄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