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補了兩部灣灣的懸疑犯罪劇情類網劇,從20年網飛作品《誰是被害者》到這部19年高分作品《我們與惡的距離》,真的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全程第一印象就是整個創作演職團隊真的敢拍,毫無違和地直面社會最真實現狀以及那些容易被忽視的弱勢群體!
每個人物之間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父母子女(兄妹/姐弟)”、“嫌疑犯及其家屬”、“受害者及其家屬”、“法扶律師及幫扶對象”、“媒體記者(職場上下屬)”、“精神科醫師/治療師與病人及家屬”等标簽。
與《誰是被害者》類似,每位疑犯及其家屬背後都有原生家庭的辛酸往事。隻是面對這些特殊的弱勢群體,媒體記者們依然熱衷于品嘗着人血饅頭去無情踐踏尊嚴底線,挖掘所謂的新聞素材以滿足這個病态社會價值觀對流量收視率的癡迷。
而法扶律師王赦願意承受社會大衆及家人的非議,去走進每位疑犯及其家屬去聆聽心聲,嘗試揭開犯罪動機背後的真相。這一路走來真的很艱難,某一刻曾經差點放棄自己的初心。
如果不是親曆者,真的很難共情感受到兇案給受害者及其家屬身體心靈帶來的嚴重創傷,隻是也别忽略了疑犯家屬同樣承受着來自社會輿論各方面的壓力,請給他們能夠為親人道歉忏悔走出陰霾回歸社會的最後尊嚴吧。。。
一部直面社會現狀的良心劇關于人性的思考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感謝國家地理頻道用心打造這樣一部溫情治愈的紀錄片電影《與世界的最後一眼相遇》,看完影片的第一反應便是對佩爾蒂埃一家緻以最誠摯的敬意。當命運與這個溫馨的六口之家開了個巨大的玩笑,面對孩子們單純而充滿童真的心願清單,父母二人真的是展現出 ...
恭喜《浪浪山小妖怪》票房突破5億大關,我也完成了十來天裡4刷一部影視作品的新紀錄。還記得23年初上美影打造的國漫系列《中國奇譚》熱播開始就喜歡上了小豬妖和浪浪山的梗,格外期待于這個暑期檔上映的首部大電影作品。陰差陽錯地伴随台風竹節草 ...
✨還記得去年12月電影大師呂克·貝松在新作《狗神》中國首映禮親自宣布經典作品《這個殺手不太冷》将于上映30周年之際首次引入國内院線上映。巧合的是當年在法國首映的日子剛好是家人的生日,看來跟這部影片還挺有緣的~????作為豆瓣電影To ...
金秋十月恰逢上海藝術電影聯盟主辦的“奧地利電影周”活動,趁着周末前往盧米埃影城(紫荊廣場店)共赴這場光影之約。《音樂之光》 Licht (2017) ⭐⭐⭐導演芭芭拉·阿爾伯特的作品源于真人真事改編,聚焦于18世紀歐洲貴族社會百态。 ...
或許在十月檔一衆新片裡,曾打造《海角七号》《賽德克·巴萊》的台灣知名導演魏德聖新作《816》并沒有受到太多的關注。由于某些客觀原因,原本的片名《BIG》引進内地院線上映時被改成現在這個看似平淡無奇的《816》。9月官宣定檔公告時出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