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映的國産好電影,《誤殺》必須有一個名号。在贊美聲鋪天蓋地時,沿用了相同名字的同系列電影《誤殺2》卻飽受争議,豆瓣評分已低至5.7。
但在我看來,它絕對是一部合格的商業片,下面我将從多種角度分析這部電影。
一:主題與意象
《誤殺》第一部和第二部主題都是民衆對抗社會公權力,講階級固化下的普通百姓對不公體制的反抗。
但從英文譯名就能直接看到兩部電影對民衆的比喻有所不同。
第一部是“Sheep Without a Shepherd”,
意譯為“烏合之衆”,可以指證人們,在接收男主用碎片拼湊的“真相”時毫不懷疑。
直譯為“沒有牧羊人的羊”,羊在中國的文化體系中,有善良、軟弱的意思,所以羊在這裡又可以指男主為代表的弱小百姓,為了不被弱肉強食而與權勢鬥争。
第二部是“Fireflies In The Sun”,意為“陽光之下的螢火蟲”。
蟲子與太陽相比,是極微小的,可以代表與權勢相較的芸芸衆生,在影片中,以男主的兒子小蟲為代表。小孩兒,小蟲,都是很脆弱的,可能因為市長的一句話就被奪走生命。
另一方面,“日”與“蟲”,也可以代表林日朗與小蟲父子,他們就像螢火蟲一樣普通而渺小,在和平溫暖的日光下不被看見,卻能在冷峻沉郁的黑夜中閃閃發光,逆境與絕境,恰能展現普通人身上的閃光點。
二:叙事與視角
懸疑片很喜歡把觀衆放置在一個半知視角,更方便設置反轉,調動觀衆的興趣。
《誤殺2》雖然運用了男主的旁白,但并不在一開始就展示劇情走向,而是利用男主其編劇的職業,讓他講述故事,讓觀衆像看劇本一樣,謎題随着紙張翻動,一步步揭開。
和第一部一樣,男主也用蒙太奇欺騙觀衆。
在回憶過去的時候,展示妻子聽到院長提到攀差的片段,暗示觀衆攀差是奪走心髒的人。
但在後面又揭示,原來這隻是男主為了套出真相編造的劇情。
替罪羊攀差死了,就代表有人欲蓋彌彰,真相依然沉在幽深的湖底,螢火蟲小小的身軀在無盡的黑暗中微弱閃爍……
伏筆早已埋好,框架的外層是男主為了生活而被迫改動的劇本,内層是他本質善良的内心。
警察們從劇本推測男主也會拔槍怒射、血濺當場,誰知這個結局隻是出版社要求男主改動的。
就像醫生對男主說的:“我不相信你會殺人”。男主為了孩子,豎起背上堅硬的刺,但他的心是柔軟的,他不願出現傷害他人的結局,他甯願槍口對着他自己。
真正的結局有血腥,卻依然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這是男主理想的完美結局。
三:畫面與構圖
這部電影很多地方都采用了俯拍鏡頭,特别是在需要體現人物迷茫、真相險惡時。
俯拍的人物在空曠的背景裡顯得渺小而無助,在擁擠的人群裡更顯得迷茫。
也用了很多特寫鏡頭,着重展現人物的微小神态變化,極具感染力。
在千鈞一發的時刻,人物的動作、更有可能有大特寫,給觀衆營造緊張感。
電影大多數片段亮度較低,奠定了全片壓抑的基調。
隻有在男主回憶過去的快樂時光時,畫面才比較亮,且是暖色調。
警察在電影開頭還是在比較明亮的環境下,随着調查逐步深入,畫面越來越暗,天氣也由陰天變成雨天,表示真相的邪惡。
????以上是一個非電影專業大學生的期中作業,不是很專業,很多都是自己的理解,不一定對,歡迎友好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