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入感已經非常強了,值得這一顆星,否則連一顆星都不夠評的,這電影不應該叫《我經過風暴》,這電影應該叫《殺了你我也不覺得我有錯》,在看這電影之前我一直覺得某雨琦是女拳頭子(後文會對女拳這個詞作出解釋),看完才知道這導演才是妥妥的女拳第一把交椅。電影把女方包裝成了一個可憐無辜的受害者,把男方演繹成一個極端可怕、殘忍變态的僞君子,成功讓觀衆對一個自立自強的女強人流露出無限的同情,同時對這個當衆為人師表、彬彬有禮但私下暴力變态的男主恨的牙癢癢,可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真的是原生家庭傳承出來的極端家暴嗎?不否認有這一部分原因,但造成這樣的結果,女方有着最根本且最緻命的誘發因素!以下是我個人通過電影細節的分析得出的結論:

男主人設:鄉下出來的醫學高材生,草根成才的裡程碑,鄉親眼中的大英雄,工作上認真負責,愛崗敬業;生活上老實本分,沒任何不良愛好(電影裡沒有表現出來過),對待孩子有着濃濃的父愛和家庭觀念。化身家暴男後展現出了和親媽一樣的掌控欲,并一步步發展出無法挽回的惡果,最後自食其果被殺。

女主人設:區别于男主的城裡人,同樣是醫務從業人員,有着極高的素質與三觀,但不甘平凡、不滿現狀,甚至可能是不甘自己比老公掙得少,不顧家裡勸阻選擇了跳槽到了一個知情者眼中的肮髒行業,這也是引發男主家暴人設最根本的原因,同時也是引出男主控制欲最根本的原因,最終不堪忍受走上絕路。

在這樣的前提下,試問誰會接受一個光鮮亮麗,人們眼中完美的男人,有一個每天出去喝酒很晚才回家的老婆,如果純純為了工作我也認可,但電影專門提到了女主和自己的閨蜜朋友也會喝到很晚才回家,讓老實巴交的老公在家焦急等待,胡思亂想。電影前期體現出來的朋友圈照片,其他男人開女主的車送女主回家被男主看到,很合理的解釋了男主為什麼會懷疑會極端的盯着女主行蹤,一個正常的男人誰會受得了自己老婆喝完酒了被别人摟着拍照,被别人大半夜送回來?反正我是受不了。此外女主出差回到自己的城市不回家反而去住酒店,還把消費信息發到了男主那裡,這是劇情的不合理,同時也是女主問題的暴露,或許導演想表達女主隻是為了躲避自己的家暴老公,但這并不合理,出差并沒有犯錯并沒有男主施暴的理由,反之回來以後不回家去開房還讓老公知道,才導緻男主極端性格的愈演愈烈。

女主從頭到尾都沒有表現出自己的錯誤,結尾的道歉也隻是在表達自己不該殺人而不是承認自己親手創造出了一個變态可怕的家暴男,既然是一個顧家且三觀純正的人設,又為什麼去投身于一個與之對立的行業且不自知?一次次的因為孩子而妥協卻不反省自己雖然獲得了财富,但頻繁為家庭帶來了隐患和不安。這不就是典型的既想要便捷途徑帶來的物質(酒桌營銷),又想要獨立空間的女拳嗎?當然電影不會去體現出女主不堪的一面,不然女主就不符合電影的正面形象了,男主也不會被洗白,老一輩的棍棒式教育已被他完全傳承下來并且放大,這是電影本身的邏輯性。

最後,這個電影就不該被上映,第一是它出現的不合時宜,當下正是離婚率居高不下,新生兒出生率跌破谷底的敏感時期,這電影隻會讓人們更加恐婚恐育;第二則是這個電影會讓無數女拳更加代入自己,讓男女對立更加嚴重,對社會的負面影響隻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