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沒有足夠叙事支持的大量煽情鏡頭和毫無信息量的戰争戲,觀感就是大量“垃圾時間”。煽情鏡頭遠遠多于刻畫和叙事,故事和情緒還沒起來就開始煽情,大量大量的怼臉大特寫填充時長,煽情純靠畫面和音樂,而不是情節。
我們看《大決戰》三部曲能感受到雙方戰略的角力以及博弈的厚重,那是真把戰略講透、把戰争講明白了,《志願軍》三部曲一講戰術就是搶陣地,字幕推進戰事獨此一家。
戰争戲前兩部好歹還有點全景中景,這一部幾乎全是大特寫并且瘋狂切鏡,除了看着熱鬧外一無是處。黃繼光本來應該作為高潮點的,但陳導甚至不願意給幾個鏡頭刻畫一下這個人物,黃繼光的鏡頭全特寫犧牲有何用?犧牲後又用幾分鐘台詞介紹犧牲又多慘烈,就是不願意剖析一個英雄的内核。單是講好這個人物就能解答個體為何而戰,解答我們的戰士何以“超人”:一個舊社會長成的青年如何成長為一個優秀的戰士,一個飽受舊社會摧殘的角色拿起武器保衛民族未來是極其合理的,寫好一個角色就可以證明千千萬萬個“讓後世不再挨餓受凍”的決心,證明血肉如何築成新的長城。這裡必須提一部冷門電影《特級英雄黃繼光》,人家就完成的很好,陳導你拿特級英雄當工具人?
我一直一個觀點,連宏大叙事都講不好的主旋律那就是一坨。落點如此小,又沒有能力從群像和個體的角度以小見大、見微知著。
《高山下的花環》雷軍長“一位神通廣大的貴婦人竟走後門到我流血犧牲的戰場上!”,志願軍3竟然可以冠冕堂皇地因為害怕好友弟弟犧牲,走後門安排其成為傷亡率低的維修兵,格局高下立判。
至此已經可以總結《志願軍》系列三大通病,弱戰術、大特寫、狂煽情。
最後吐槽把聯合國軍一個個拍成傲慢的傻叉除了最後讓X粹高潮有啥用?坦克戰拍出來的質感怎麼和遊戲坦克世界這麼像?也就烈士回國那段算是唯一能誇的。
一部比一部爛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尺度全靠聲音烘托
所謂大尺度全靠一驚一乍的BGM和吵到頭疼的大量尖叫營造壓抑。複仇和父愛作為兩大核心卻都隻是淺嘗辄止,古仔父女情作為主線,刻畫使用大量閃回卻沒能構建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引發觀衆共鳴,更多的是父親角度臆想式自我感動。作為對立面的林家棟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