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們對于中國電影存在什麼樣的理解,我不知道你們對于主旋律電影存在什麼樣的态度,這部電影究竟是差到了怎樣的地步能讓你們用一顆星來否定?
歸根結底,究竟是偶像的對立還是對電影本身的不滿,能讓你們毫不猶豫的給數億投資的電影按下否定鍵,當然影片投資并不是評價電影好壞的标準,那麼你們又是按照怎樣的标準來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的呢?
作為一個傳媒專業的學生我其實很少在網絡上發表自己對一部電影的評價,因為我知道電影專業的人和觀影大衆在電影的理解上還是存在一些差異性,但卻沒想到差别會如此之大,竟然是一顆星距離四顆星甚至五顆星的差别。
我代表不了觀影大衆,我隻能用最根本的自我感受來評析對這部電影的感受, 在這裡我尚且不做專業的影片分析,不做影片劇本,結構,人物的評析,單從這部電影主題來說,作為中國第一部撤僑電影我覺得是有承上啟下的意義的,因為這代表着中國軟文化模式輸出的可能性。
如果說前幾十年世界電影是被美國英雄主義電影主宰,通過大槍大炮高科技武器特種部隊來宣揚美式主義思潮,那麼這部電影則是中國大國崛起路上的新式英雄主義,沒有大槍大炮的對立,通過獨特的外交官視角輸送中國的文化軟實力。
如果說《戰狼》多少帶有一些傳奇英雄主義色彩和個人英雄主義色彩,那麼這部《萬裡歸途》就是地地道道的、有血有肉的、可信度極高、共鳴性極高的中國特色英雄主義電影,它開辟了一條看似平凡卻偉大且嶄新的道路。
在這部電影裡,沒有烘托主角的偉大,電影中的幾個外交官角色也有血有肉,害怕死亡,會有對立,會有沖突,不是刀槍不入,不是武藝高強,是通過各色各異的人物群像來烘托中國的偉大,這是以前中國電影裡少有且極不常見的,光從這一角度來說,這部電影就不應該受到一顆星的對待。
如果你隻是對電影裡的某個情節缺陷,對電影的裡的某個演員不甚喜愛,就送這部電影一顆星,那麼你對電影的理解恐怕也就到此為止了,多說無益,寫累了,就這吧,你聽不聽是你的事,我寫不寫是我的事,如果通過這些文字能讓一星大軍裡隻是一個人改變固有想法那就是我的成功。
最後的最後,我想對那些打一顆星的人說,如果你們可以通過對一部電影的否定能讓你們喜歡的愛豆哥哥更加成功,那麼你們做不到,如果你們用一顆星的否定能讓中國電影止步不前,那恐怕你們也做不到,因為大衆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們永遠成為不了電影觀衆的主流,一部電影的好壞,時間終會證明,而不是靠你們的自作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