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諾蘭這次野心之大真是前所未有,幾乎舍棄了娛樂性,完全去制作個人真正想要的作品(果然擁有盛名後的大佬都愛這麼幹)。然而說實話本片觀影門檻實在是高,應該說這片對大部分觀衆都極其不友好,料想院線票房也不會太高,要是沒有諾蘭名氣加持的話,說不定還會更低……

一、叙事結構(……與觀影門檻?)
衆所周知時間與非線性叙事是諾蘭的法寶(期待諾蘭什麼時候能拍部取材自博爾赫斯小說的作品),這部傳記曆史片中也不出所料,全片大緻三條線:
1.主觀視角的奧本海默人生軌迹
2.奧本海默關于安全許可的庭審
3.施特勞斯的聽證會及其回憶(黑白)
三線遙相呼應,時而交叉,就個人而言,私以為庭審和聽證會部分充斥的大量對白簡直考驗演員台詞功底,也考驗觀衆的耐心與記憶力,第一遍看基本是雙眼緊盯台詞……而這兩部分設計時應該有補充各種人物及背景的考量,但成片效果似乎略顯混亂,條理不甚清晰(說實話我毫不懷疑沒做足功課的觀衆都将一頭霧水……),即使我已經提早補充了不少相關曆史,但三小時下來還是可以說……令人疲憊,而且有些點依然略發迷茫
而此外庭審與聽證會兩條線有幾處快速的蒙太奇剪輯,加上适當的配樂很好地制造出了緊張的觀衆心理效果,也許算多線交叉的好處體現

二、情節與文學性
本片講述奧本海默的一生,而原子彈研發在全片三分之二處即告成功,對于試爆成功與廣島事件後的深刻反思同樣進行了着重刻畫,這一點很好地賦予全片一種深度,提升了作品的藝術屬性。後來奧本海默受到的政治迫害則體現出天才與偉人的人生常被種種世俗外力攪擾的命運,不禁讓人聯想起羅曼羅蘭所作的《名人傳》
前三分之二的高潮——原子彈試爆成功時采用了靜音的處理方式,而個人認為……略顯蒼白,有點昙花一現的感覺,而普羅米修斯盜火與《薄伽梵歌》那種殉道般的悲壯感和世界概念重構的心理震撼未得到充分的體現,畢竟奧本海默本人作為一個文學愛好者(剛開始時一閃而過的《荒原》也算是個驚喜)和一個頗具人道精神的科學家,細緻展現他的精神世界應該還是很有必要的

...

此外對于廣島事件隻有收音機播報而無任何直觀展示(也許考慮到上映後日本的反響問題),因此也使得後來奧本海默反思核爆的部分略微有些空泛和缺乏說服力,私以為在多處特寫奧本海默沉思表情的時候加上快速閃回剪輯廣島廢墟場景,效果還會更好

三、色彩與畫面
從希區柯克到新好萊塢再到王家衛,形式主義的細緻畫面設計一直是影史的重要話題(也是我個人最愛看的方面????),記得諾蘭前作《敦刻爾克》柯達膠片清新泛黃的高級濾鏡質感讓我大呼過瘾,記憶猶新。至今我也都認為《敦刻爾克》是那種“畫面文藝但毫未掩蓋戰争殘酷性”效果的極佳範例
說回來,這部《奧本海默》也同樣用了這種柯達膠片(黑白部分也依然用膠片……),而這次畫面更多一些灰色,也許有出于與内容暗合的考量,直到原子彈試爆成功的時候畫面才出現真正比較明快而富于希望感的畫面

...

然而本片大量聽證會與庭審的片段畫面設計的可能性的确有限,因此這些部分的畫面上也确實沒什麼看頭,換句話說,這樣的片段的确很難在畫面上拍出花來,也許導演想的是讓我們在這部分專注于台詞對白,而過多的對白很大程度上導緻了本片顯得略發冗長和拖沓。還有那三處裸戲也加得似乎沒什麼必要,令人困惑。至少我個人認為全片可以剪掉個20-30分鐘(指完整版全片,大陸版的話說不定就是會比完整版少這麼多……)
總體而言,本片在畫面色彩上可以說水平上等,但個人感覺其實還不夠出色,至少略遜于前作《敦刻爾克》,大量的對白戲削弱了畫面藝術性
值得一提的是,諾蘭為了拍攝本片特意搞出了新的imax 70mm膠片(沒錯比之前的65mm更強了……),即使是數字和激光放映我們也能感受到絕佳的畫面效果,而膠片放映目前全球隻有諾蘭指定的30家影院可以看到

四、音效、配樂與視聽效果
本片配樂由路德維格·戈蘭松制作,他先前曾為漫威《黑豹》配樂而斬獲2019奧斯卡,音樂簡潔大氣又恰到好處,與視覺語言相得益彰,為電影增加了一大亮點,比如試爆前的緊張感,倒計時結束後核彈爆炸,靜音中我們又仿佛能聽到猛烈跳動的心在喘息
而個人認為全片最為驚豔的試聽效果則是跺腳聲的設計,這個聲音在試爆成功前就已經數次出現在奧本海默腦海中,直到廣島核爆後奧本海默在衆人高呼下走上講台,這種聲音才真正出現在現實視覺上,這種設計不禁讓人想起《驚魂記》(見下圖),而這裡瘋狂的歡呼聲與靜音交替,配合視覺上奧本海默的面部特寫與他腦海中浮現的核爆場面,很好地表達出對核爆的深刻反思

...
來自《認識電影》第11版第五章

總而言之,縱使放在整個新千年後的電影史尺度上,《奧本海默》也都可以算得上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即使它存在一些缺點,但總體上瑕不掩瑜。在當下這個越發浮躁和膚淺的時代,還有人願意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調動大量人力物力去制作一部這樣的電影,實為一大幸事。可以預見,《奧本海默》一定是諾蘭生涯中濃重的一筆,也很可能是他向較強文藝屬性電影的跨越之作。經過這部大作,似乎可以說克裡斯托弗·諾蘭在如今這個商業大片時代的地位已經逐漸逼近黃金時代的希區柯克、新好萊塢時代的庫布裡克和科波拉這些大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