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概總是會有一些仰慕的人,可能或多或少會追一些星,我也曾試圖想象在大師的課堂裡聽一節課是什麼感受,無奈想象力算不上好。幸好《無負今日》給了一些答案。

當他推門而入的那一刻,陽光灑在先生的身上,我似乎穿過了屏幕,似乎穿過了時間,坐在了那群好奇回望的女學生之中,我想,這大概是一種蠻幸福的相遇。台上的黎先生用着圖解法分析《故鄉》中的句子,而台下的原作者坐在教室的最後排,安靜翻着書頁,而那位站起來提問的女學生問出了“希望,真的是手制的偶像嗎?”的問題。這或許就是當年課堂的模樣,它是嚴謹研究的聖地,同樣也是自由讨論的樂所。

...

在梁啟超演講的那一幕中,我們看到了可愛的嬰孩,也有皺眉細聽的僧人,還有花臉都沒卸調的角兒,他們可能并不能聽清楚,甚至也不一定能聽得懂台上的梁啟超在說什麼,但他們仍然是細細地認真地聽。我相信這是在那個年代會有的場景,畢竟那是個民衆渴望甘霖的時代,畢竟所謂大學,可以是衆聲喧嘩的讨論場,同樣也是沒有圍牆和阻攔自由之地。

...

我讀過很多餘華老師的書,也曾聽過餘華老師的課,他似乎有一種神奇的能力,能夠把我們的注意力聚集在他的身上。他講的話都是那麼有趣,就像有人會問為什麼是“活着”這個名字,“這個書名很吉利”,餘華老師就是這樣解釋着。而且他對“無負今日”這四個字的解釋也是好懂極了:無負今日,能夠做到無負今日的話,肯定過去做的不錯啊!

...

三個篇章展現了三個時代的課堂,這些課堂有沉靜的時候,也有活潑的時候,共同構成了我們關于那些課堂的記憶,或許曾在師大讀書的前輩就如片中一般認真地問出過許許多多的問題,或許今天在師大讀書的學子們風姿應如是,或許這個學校的精神氣質,可能就是在一次次課堂中沉澱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