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大概是從我初二開始思考的一個問題,這麼些年來我大概想到了些什麼。

(文章很長)

我從小在周圍人眼裡就是那種别人家的孩子,小時候發育的早,長得高壯,也不算難看,最主要是學習好,小學的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麼,我稍微用點心學習一下成績就會很不錯,基本是常年前三,差一點會掉到第五,但是我從來沒有得過第一,向來是那兩個女生牢牢把控着,也算是正常,我并沒有像她們那麼努力過,隻是玩夠了學一下,因為老師和家長都說,學習很重要。

初中,我走出了那個村子,去到了縣城上學,我的成績掉到了十名左右,并且此後我再也沒有進入過前十名,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一些壓力,這些壓力不僅僅是學習,更是見識,我發現原來那麼多東西是我從來沒有想過,而且從來不敢去接觸。

不過我的底子還是有的,所以成績也一直比較穩定,轉折來自于初二下學期,那個時候英語有些許下降,英語老師是一個脾氣很急的女老師,現在我知道她着急于我的偏科,不想讓我掉隊,但我依然不能原諒她當衆羞辱我,從那之後每到英語課便是我跟她的戰場,也不知道自己哪裡來的自信,我倆總是針鋒相對,并且我還一度自我感覺良好,但是我最不應該做的事情是拿成績來向她反抗,我以為我不學英語,跟她過不去就是對她的反抗,事實證明,她沒有一絲損耗,而我失去的是此後英語的一蹶不振。

那個時候有些小混混行為,也在偷偷上網玩遊戲,所以成績也有了相應的體現。家裡開始着急,但畢竟家裡的文化水平也不高,并不清楚怎麼去引導,他們隻是很困惑,以前那麼引以為傲的孩子怎麼就變成了别人口中的纨绔子弟,小少爺。

理所應當的,我跟家裡爆發了很激烈的沖突,也許是老蘇家特有的執拗,吃軟不吃硬,每次挨打我從不說一句軟話,也從不會還手。我現在回想起來,父母那個時候也并不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隻是着急,隻是困惑,隻是逼迫着我去學習,引導、或是暴力。我爸認為我是因為老師沒有教好,或者是因為沒有跟上課程,帶着我去買了一台步步高,我還清楚記得花了1800,走的時候我爸還問售貨員要贈品。為什麼我會記得這麼清楚,因為那個時候這對我家不是一筆小錢,我心裡有愧。

意料之中,那台學習機對我的幫助并沒有那麼強烈,反倒是被我拿來聽音樂看視頻了。多年後談論起來,似乎父母也覺得沒有達到他們預想中的效果。不過我自己很清楚,因為那台學習機,我的物理直接沖到了年級第一,并且也因為初三分班後的班主任是物理老師,我成為了班裡的二把手,這些父母都沒有在意,他們隻是看到我的整體成績沒有太大的起色。

那個時候,每次考完各科老師公布成績,隻要不公布英語,我的成績總是在前五名之内,英語一出,直接掉到二十。如此戲劇的結果,無論哪個英語老師都把我視為眼中釘,哪怕是換了英語老師,亦是如此。

我開始思考,我到底為什麼要學習。

沒有人回答這個問題。

我媽說:你給我好好學。

我反問:我是在為你學嗎?

我知道她沒有辦法回答出這個問題,此後這個問題伴随了我很多年。

我問我的老師:我學這些幹什麼?

老師說:以後你就知道了。

我知道她沒有心思回答我這個問題,此後這個問題伴随了我很多年。

高中,智能手機開始爆發式發展,我開始瘋狂迷戀電子産品,那個時候我對市面上所以的手機産品了如指掌,一部手機我隻用掃一眼便知道型号和參數,我經常在學校裡被拉過去驗貨或者給二手機估價。

學習我基本上已經放棄了,因為我找不到任何樂趣和價值。

成績在我眼裡的作用隻是老師和父母會因為我的成績開心,其他我看不到任何價值,而我喜歡的東西都是禁忌。

我跳不出那個坑。

高中三年,我對外界的所有了解,基本上都來自于手機,正值大衆創新萬衆創業的年代,我們将馬雲視若神明,将李開複奉為教父,以為自己年輕,未來可期無所不能。當我考不上本科的時候,我甚至說出:“我不考了,我要去大學旁聽。”“985211的學生都是書呆子,隻會學課本上的東西,他們的創新能力太低了。”

直到大學我遇上了一件事,直接把我的自以為是踩在了泥裡。

大一支付寶正在推廣線下門店,入駐一家便有400的報酬,放到現在這都是一個炙手可熱的項目,網上也出現了各種教程和團隊,我也雄心勃勃的想要去幹。但是涼涼,我甚至不知道如何去打印海報和銘牌,我也不敢去投入資金,更沒有信心走進店鋪去和老闆推廣,哪怕老闆說:“沒事,你慢慢弄,有什麼問題找我。”我還是沒有做成。此後我便把李開複的照片收了起來。

我不清楚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經常自我反思,“學習”這個問題是我想的最多的一個。諸如終身學習、創新能力、自信、自我、上學與工作……我已經不記得自己有過多少次頓悟,有過多少次覺得,我好像看透了,然後用不了多久又被刷新了。

如果我很确定我學到了什麼,那麼應該就是,學無止境。

畢業後我從事過家教,教一個五年級的男生,那天他問了我初中問過的問題:我學這個有什麼用,數學計算器直接就算出來了,英語我身邊也沒人用。我想都沒有想,直接反問了他一道高中加速度的題。随後我開始結合生活中會用到的數學講,從最基本的加減乘除,到二元一次方程,到二次方程,到三角函數,到排列組合,再到微積分,然後我告訴他我所講的這些隻是占了數學這門學科目錄的一頁而已。

我突然意識到,原來,讓一個人明白學習的作用是那麼重要。如果我小時候有人告訴我這些,也許會有什麼不同吧,就好像大學老師告訴我們數學的框架後,我自己就去探索了。

但是,我說完之後他應該并沒有想太多,還是堅持用計算器,完成了作業後拿起手機開始刷短視頻。我無能為力,因為教育需要時間,需要陪伴,需要耳濡目染,需要潛移默化,需要言傳身教,而他的家長顯然不具備這樣的能力,沒有時間陪伴,忙的時候直接把手機留給孩子玩,學習上隻是一味的要求好好學習,除此之外别無他法,也許,他的父母知道學習很重要,但也說不出為什麼很重要。

我參加的另一份工作,老闆也許是初中畢業吧,比我大一歲。但是他展現出來的能力讓我敬佩。

我不知道他之前具體經曆過什麼,隻知道他十六七歲的時候基本也是個小混混,在酒吧KTV打工,後來送貨,跟人創業過好幾次,現在也算是出來單幹了。他讓我敬佩的地方在于他的自信,處變不驚,學習能力,效率。

我們公司的項目他剛剛接手時間不長,但是他面對客戶非常從容,哪怕是從來沒有遇上過的問題,他都很好的規避和解釋。我跟他一起出差,談項目非常從容,對客戶内心的把控非常到位。他說這些都是經驗,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經曆的多了你自然就能猜透對方的顧慮、意圖和陷阱。而我在工作中發現也确實如此,随着工作時間的積累,我面對客戶的時候越來越從容,越來越能猜中客戶的心思,經常他一開口我就知道他想要說什麼。

然後是他的學習能力和效率,雖然他沒有上過學,但是他和别的同事一起學習建模,速度明顯快很多,他過不去的點會反複練習,仔細詢問細節,查找可能出現的問題。又如出去對接項目,一個新的項目,基本上就是現學現賣,前一天總部培訓,第二天就開始培訓客戶。

而我在這段時間裡成長也非常快,入職三個月便調整了薪資,開始安排帶團隊,跟着什麼人學什麼樣。

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對一個概念理解的深入:學習最快的途徑是教别人。

我和另外兩個同事一起進公司,但是我經常對接客戶,經常主動去回複客戶的問題,然後自己去整理問題和反饋,最後去給客戶提供解決方案,開始自己能解決的問題非常有限,需要不停的詢問技術,但是随着時間積累,我自己變成了技術,從行業小白變成了行業咨詢,又變成了技術方案。為何之前當家教的時候沒有這種感覺呢,因為太簡單了,那些東西根本不需要我去整理,不需要我去複盤,而當下的工作是我從小白開始向内行的進階。

還有一點是:三人行,必有我師。沒有任何學習是毫無意義的,這一點我推薦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的演講中的第一個故事。而在我身上,我對電腦的興趣基本上都來自于我偷偷上網的經曆,對電子産品的敏感則來源于高中對手機的癡迷,在瑞幸的效期管理上學到了嚴謹,在食其家的高峰和考核中學到了分秒必争和決不放棄,在跑步中學到了堅持,在家教中對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在前任身上學到了如何與女孩子相處如何與人溝通,還有後來的學習方法,處事态度,時間管理。直到現在,我後悔過自己走過的彎路,但也慶幸自己學到了很多東西,山路又山路的美,水路有水路的好。如今我總是能發現一些值得學習的東西。突然想起朋友認識了一個女生,但是并不确定兩個人是不是适合,總覺得有時候談話兩個人擅長的領域不适合,我建議他把這個女生看成一本書,抱着一種學習的态度去認識她,也許對她越來越了解,關系也會越來越近,哪怕到最後兩個人真的不合适,那麼通過這個女生,你也了解了她擅長的那個領域。

說完自己的經曆,來說說我對國内外教育的看法。

我沒有接受過國外教育,但是我在影視作品上看到的差異确實不小,歐美的高中生總是洋溢着自信的光芒,有想法,有朝氣,有夢想,很多人在高中的時候便開始有了自己的夢想,哪怕是不去上大學都有家長支持,想去從事自己喜歡的東西便開始努力,哪怕是過了普通的學生年齡,想要去讀什麼專業也會很自然的回到學校,仿佛這都是理所應當的,仿佛這一切都自由的那麼常規。誠然在我了解過西方的教育殘酷後,知道了那些并沒有表面的光鮮亮麗,也是需要大量的資金和背景支持。但我相信,他們的選擇會比我們得到更多的支持。

因為反觀我們,影視作品所展現的青春總是在犯錯,總是面對坎坷,總是那麼壓抑,總是那麼不被理解,仿佛我們的作品隻有展現出這些特質才能觸動觀衆們的心。我自己心裡清楚,雖然身為孩子,選擇總是那麼不被理解,但也總是有人在堅持着自己的理想,我看到過他們在造火箭,做手工,打電競或者用自己的方式向着導演,車手,自媒體,旅行家去努力,也看到過那麼小的孩子在專業領域裡侃侃而談,詩詞歌賦信手拈來,有人在支持着他們,可是總顯得那麼難能可貴,說到底還是太少了。

我在很多國外的作品中,不僅僅是青春片,哪怕是在《蜘蛛俠》《變形金剛》《暮光之城》或者《爆裂鼓手》《社交網絡》《喬布斯》這些側面展現高中生大學生的作品中,我們都能看到,好像他們的青春有着各種可能,有着自己的想法,去嘗試各種事情,哪怕是錯的。而我們很多人卻往往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考大學的時候選什麼專業都是家長來定,去哪裡從來沒有想過,甚至畢業之後還是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所幸現在的大學允許學生大一可以不選專業課了。

我們欠缺的也許并不是書本上的知識,而是面對問題時的态度和解決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創新的能力,專注的能力,堅持的能力,我感覺這些才是終身學習的關鍵,因為你不可能一輩子在學校裡有老師授課,出了學校,便隻能依靠自己自學的能力了,這一點在大學就會有體現了。但是我們好像很少有人去關注這些。

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很大差距,我有時常想,我們這代人經曆很多不被理解,以後我有了孩子要給孩子充分的理解,尊重他的選擇,花更多的時間去陪他成長。但我考慮的現實很少,以前一個有了孩子的同事跟我聊天說,這些都由不得自己選擇,比如,學校老師講課講的很淺顯,學生自己去報輔導班學習,下次上課,同學們都會了你不會怎麼辦,輔導班都報你報不報,不報就跟不上,跟不上就會被看不起,興趣班别人都報你報不報,别人都有才藝你不會,你說你不在意成績,社會對本科生和專科生的接納差異你不清楚嗎,你說你花時間陪孩子,且不說你會不會加班,就說你現在下班之後幹什麼,你累的下班家都不願意收拾怎麼陪孩子,你連個完整的電影都沒時間看,你怎麼保證有時間陪孩子。

我啞口無言。

我不知道以後我會不會堅持自己理念,起碼現在我想為以後做點準備,我希望以後我有能力讓自己的孩子有更多選擇,哪怕他說想去走遍世界的時候不需要擔心掙錢。

我讀了一個專科,那個時候還得意于“專科小清華”這種頭銜,然後我去了學校對面的一所211的圖書館,發現原來圖書館真的會爆滿,真的需要去搶座位,接觸了本科的學生後,發現原來我們還在為畢業設計那小兒科的程序頭秃的時候,這僅僅是人家的一個課餘作品。我們在學校搞活動,他們會去參加社會活動,出去交流,那個時候,我真的相信了,我相信有人在好好學習,在好好學習的同時還能玩的那麼有趣,更不用說那些985的孩子,優秀的各有各的精彩。

此時我想到了高中時候說他們是書呆子,沒有創新能力,我才發現原來是專注和堅持,當你了解的越多,你才有機會創新,否則就像我剛上大一時候一樣,隻會叭叭,卻沒有絲毫執行能力,缺乏實踐,缺乏能力,缺乏對所需知識的梳理。而他們想要做什麼便會非常專注,并且會一直堅持下去。這也是我小時候從來沒有考過那個女生的原因,她可以一直堅持好好學習,可以放假先把作業寫完再玩,可以不問前程,隻管好好學習,我做不到,我的想法太多,沒有辦法讓自己堅持去做看不到意義的事情,如今我會去堅持了,專科畢業讀了本科,如今追逐我的研究生也并不是什麼執念,隻是我的未來需要它。

所幸現在我知道了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要去為了什麼而堅持,我一直是一個很有主見且獨立的人,所以,當下生活我并沒有覺得很不順,反而很有希望,我知道自己在為自己的理想做準備,哪怕是晚了一點,但我早已不再為年齡焦慮,當我知道了方向,剩下的隻有未來可期。

怕什麼真理無限,進一寸得一寸,終有一日聚沙成塔,我即是真理。

上午趴在窗前,看着外邊的暴雨下個不停,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隻是很喜歡看下雨的樣子,看到這部電影的推薦,頓時心裡想起了好幾部電影《名揚四海》《再次出發之紐約遇見你》《愛樂之城》《成長邊緣》。

這部電影我最看重的地方,其實是面對拒絕的态度,這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課,人不可能一路順風順水,拒絕或者說是挫折,不可避免,人最難能可貴的是東山再起的決心和内心堅定的選擇,人不可以被别人定義,尤其是否定你的人。

但我很清楚一點,道理隻有在經曆過之後才會理解其中真意。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了生活的本質後,卻依然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