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看到這樣的一條評論,深以為然。《問蒼茫》這部作品刻畫的人物太真實了,太切近日常的生活了,以至于知道了先烈們既定的終點,屏幕呈現的他們青春時的一分一秒就顯得尤為珍貴,令人不忍繼續下去。如果可以,請讓時間停止吧,停止在“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時候。

...
以前幹革命的就是這幫年輕人呀!

回到正題。《問蒼茫》更新到第26集,幾近尾聲,劇情愈加複雜,人物愈加清晰。作為觀衆,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無論是革命的曆史邏輯也好,還是整個《問蒼茫》的創作邏輯,毛澤東都并不作為一個絕對的和唯一的革命核心,《問蒼茫》絕不是為毛澤東一個人“樹碑立傳”,它講的是一群人的革命往事,表現的是一群前輩們用一生寫下的華彩篇章。

...
喝酒的這群人們,戰争之後,完好的又有幾人?

很慚愧,在看《問蒼茫》之前,很少涉獵這種嚴肅或者重大題材的作品,主要是怕了之前那種“假大空”式的叙事方法,先烈們的事迹被片面地“平地起高樓”,反而顯得極為僵硬,失去了生活那種有血有肉的柔軟質地,毫無邏輯的同時喪失了共情的可能。而《問蒼茫》,它充滿了生活化的質素,在諸多微小的生活細節之中,細細碎碎地拼湊成了這樣一群樂觀的、有信仰的青年,他們會遲疑、會犯錯、會愛、會恨,有無奈和妥協,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努力革命,認真生活。

...
教員:笨拙但努力

這幾集中,陳延年和周恩來的形象越加精彩。有《覺醒年代》的張晚意在前,按說應當難以逾越,但這部作品提供了陳延年的另一個面向:認真工作,豪氣沖雲,不拘小節。他在長時間的工作後合衣休息,定一個十一點的鬧鐘挑燈夜戰(夢回一些考前抱佛腳的痛苦時刻),也會在送别北伐的共産黨戰士時吵吵嚷嚷着讓戰士們為新征程、為未來共同舉杯,然後一甩脖子把酒用力喝掉。

...
...
...
...
哈哈哈哈總能截出這種猙獰的表情……但是,革命不止,而他那麼年輕就沒有未來了

有時看着看着,《覺醒年代》裡腳鐐踏血的名場面就會時常閃回,更添一分不舍和難過。周恩來亦然,我們這一代人大抵對周總理都有濾鏡,他那張日内瓦國際會議上的照片風采就十分令人難忘。《問蒼茫》裡,一開始覺得周恩來略顯柔美,剛強不足(畢竟他那時候可是文武雙全),還略有不滿。但看到女裝扮相看傻了陳赓的一幕(那一幕真的很好笑),沒想到這裡會被拍出來哈哈哈哈,雖然确實也是他積極參加戲劇活動、主張戲劇“開民智,進明德”的真實寫照啦。但他與蔣介石直面時的毫無畏懼,與小超見面時的柔情似水(永遠記得那時他給小超寄來的明信片上寫着“希望我們兩個人将來一同上斷頭台”,或許這就是最革命的浪漫告白吧),當衆演講時的擲地有聲,還是演繹得非常剛柔并濟,活靈活現的。

...
啊啊啊啊啊啊還是很有那味兒的

恩來自澤東,潤之可延年。三位道别時對革命充滿信心,“願我們重逢之時,春風獨秀,赤旗大招”,然而有人已經永遠無法與朋友們重逢了……

...
...
...
...
...

然後是蔣先雲。寫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感到非常心痛。嗚嗚,在此之前,對這一位烈士并沒有什麼特别的印象(原諒我真的黨史不行)。一開始喜歡上這個角色确實是看臉(我有罪),後來是他身上那股子可以親近的少年意氣。

...
踢足球的時候好有少年氣,誰不是個活潑愛玩的小朋友
...
和老婆貼貼的這場戲真的好戳我誰懂,啊啊啊啊是革命者也是愛老婆的小男孩

因此查了不少蔣先雲烈士的資料:先天家貧,但禀賦聰穎,在黃埔軍校的招生考試的1200名考生中名列第一,甚至從入學到畢業是所有科目成績的第一,打仗時又身先士卒屢立奇功,犧牲之時年僅25歲,比我還小……現在25歲的少年人懂些什麼呢?他那個時候已經在打仗了!面對蔣介石明裡暗裡的示好和高官利祿的誘惑,是怎樣堅定的決心才能讓他說出“頭可斷,但共産黨籍不可犧牲”呢?篇幅所限,還有更多的先烈,那些死傷的戰士們,還有那些付出一切的女性們……

...
...

革命是一群人的革命。請容許我用教員的這幾句話結尾:“望大家,做革命的火種,讓革命的烈焰,在各地燃燒!”大家夥兒共勉吧!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