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是在好童不顧一切,砍斷了他父王軟禁他的繩子,一個人騎着馬奔赴樂浪,去見他的不哭的時候,好童的繼母松梅雪秀所說的。她的侍女問,像好童這樣平生唯一目标是當王的人,怎麼可能這樣去愛一個女人?松梅雪秀回答說,愛情跟權力一樣,都同樣會讓人瘋狂。為了當權力拼上性命人,同樣也會為了愛情奮不顧身。
這篇是碎碎念,也許想說的太多,想到哪裡,就全都寫在這一篇劇評裡吧。
我太愛這部劇了,高三在家上網課,我抱着手裡的平闆一心一意看王女自鳴鼓,甚至線上考試的時候為了看自鳴鼓交了白卷。(諸君不要學我)在那個身邊同學為了名校起早貪黑拼搏沖刺的時候,我竟然在看王女自鳴鼓,那樣一個個的下午,夕陽的餘晖映在對面的高樓上,空氣安靜得可怕,時間仿佛為我靜止。當時的感覺是,我瘋了。像好童一樣沒有理智得瘋狂。
後來又刷了幾遍,每一次刷自鳴鼓都為之瘋狂,剛剛刷完了第四遍,一直看到松梅雪秀最後望着好童殉情的地方哭泣。擡起頭時,我也已經淚流滿面。
我因為喜歡鄭麗媛看的。第一遍看,隻刷了自鳴好童長大後的情感線,别的人物草草而過,十分讨厭愛嫉妒殺妹妹讓自己國家亡國的羅姬(奇怪的是我也很喜歡樸敏英,但看到羅姬就生氣)。最新一次看,是從主角們小時候開始看的,我記住了更多的讓我震撼讓我惋惜的人。王紫實為人太狠辣,殺哥哥簡直喪心病狂,不過在國家的大是大非面前不糊塗。不知道為什麼,這種宮廷鬥争的戲裡我更不喜歡自鳴親生母親那種動不動就心軟,什麼都趕在别人動手後面才知道,不能保護自己人的軟弱。以及,如果王紫實不下毒,崔理到底會不會對王闳動手呢?靠着自己不喜歡的二夫人替他做了最髒的活,盡管我相信崔理是相對仁善的,但總覺得摻着些僞善,所以這個人也沒什麼讓人喜歡的地方。
另一個之前被我忽視的反派,松梅雪秀,從頭看來,也是可憐人。她對好童,還是有着一種複雜的感情吧?最後好童死了,她的心也冰冷下去。那樣的深宮,沒有熟悉的對手,那個跟自己鬥了幾十年,那個自己親眼看着從小男孩長成男人的人,選擇自己結束了生命。她跟好童的對決,就這樣落幕了,竟然是,這樣落幕的。松梅雪秀内心一定很空虛吧,她把說要系在好童棺木上的腰帶扔進了海裡,然而她還要繼續在宮廷裡為了權力争鬥。也許有一刹那,她是多麼羨慕好童可以就那麼潇灑地結束一切,而她,還要保護她的兒子,繼續無休止的勾心鬥角。
王笏,刑場娶大嫂很催淚,對自鳴的感情很珍貴,明明隻想當個閑散的王孫子弟,最後卻為國家為大嫂為殿下為英豪莊園付出了一切,從沒有一天為自己活過。從高句麗過江時期的王笏我覺得最帥,後來又帶耳環又絡腮胡子的顯得有點老,有點奇怪。
羅姬,我隻能說,羅姬不該出現在高句麗還是樂浪任何一個王室裡。從看一個普通女人的角度,她被好童王子騙不稀奇(以前期好童的攻勢和甯可得罪父王也要放走羅姬這件大事來看,羅姬被騙真心淪陷是很容易的),她為愛情最後付出了全部,雖然不鼓勵,但還是很勇氣,很真性情的,是個讓人同情唏噓的角色。然而羅姬,她作為一國太女,竟然為了愛情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因為嫉妒對親妹妹下手,害得父親被殺,百姓充奴,國破家亡,實在是蠢得過分。羅姬隻空學到了作為一國繼承人的空架子(比如禮數-全劇裡隻有羅姬把禮數尊卑真的那麼當一回事,總把高貴低賤挂在嘴邊,還有武功-跟高句麗對抗比不過,劍鋒總朝着自己人,還有愛百姓的空話-有多空話看她幹什麼了就知道了),卻沒有人教給她,真正,怎麼當一個君王。羅姬對自鳴說,你才是隐藏着的那個“太女”,那個國家的領導者,自己這個太女不過是一個殼子。她這樣講的時候,我真的覺得她挺可悲的,因為這句不是嫉妒,而是事實。一切國家大事似乎都瞞着羅姬,所以羅姬不像一個“太女”,頂多是一個嬌生慣養的公主,一個應當遠離宮廷鬥争的小女人。
好童。我前幾次看的時候,每次女主要殺了他沒殺成我都挺生氣的。可能因為他花言巧語欺騙羅姬使女主的國家最終滅亡,但也沒覺得他很壞。這次重看,媽耶,發現王子不僅不是個壞人,還好善良啊~但王子的善良不是自鳴媽媽那種,狠起來也很帶勁。于是這回看我就切換了陣營,支持王子打下樂浪搶回不哭哈哈哈~好童是很讓人憐愛的,而正如牟良慧所說,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最深刻最長久的感情就是憐憫同情。當我看到小好童是怎麼長大,怎麼被繼母差點掐死,怎麼練“連親人都可以殺死的劍”,怎麼從沈藩死裡逃生,怎麼在多疑的父親面前為自己的主張發聲,怎麼孤立無援,到最後怎麼卧薪嘗膽苟且偷生……我對好童王子産生了深深的同情,并且在這一次我對他的喜愛值超越了女主于是華麗麗地倒戈。好童是性情中人,我理解他,他的那種瘋狂。他對女主的愛其實一直被女主低估,王子愛起來是命也不要的那種。如果說好童王子一直以來的執念是成為王,愛上女主後這個執念松動了的話,其實在樂浪遭遇女主王笏圍殺的背叛後,他的執念已經變了。他的執念變成了不哭,殺了王笏,滅了樂浪,再得到不哭,瘋狂的王子提着劍殺進了大武神王的大殿,跪在地上自請流放。不提之後多年如何忍辱負重,幾度絕處逢生,在攻入樂浪的那一天,因為自鳴鼓沒有如期毀掉,他的父王讓他自盡,好童用劍鞘抵擋着父親的奪命刀,說出了“要死兒臣什麼時候都可以死,但絕不能是今天”“父王,就算打完這場仗您就殺了我,我也要親手打下樂浪”。好童的執念啊,這麼真實,這麼瘋狂,我甚至想,好童最後沒等當上王就跟自鳴殉情,是不是因為他親手打下了樂浪,也算沒有遺憾了吧。
最後,我不想講女主。我很喜歡女主,但是一種,無條件的喜歡。她的優點很多,我不想在這裡細細羅列。但是,女主後期做了“神女”,抛棄了好童抛棄了一切,隻是為了她夢裡的“神迹”,我為她不值,也為好童不值。上一屆神女說過,相信就會變成事實,懷疑就會變成妄想。那我是不是可以認為,正是因為女主的“相信”,才使她夢裡的一切成為事實的呢?從故事的外展來看,也正是因為女主要相信那個命運,要殺好童(盡管是被迫做的決定),才使好童發了瘋般要滅掉樂浪。自鳴啊,你為什麼老要把命運挂在嘴上呢?做樂浪的神女,真的不值得。
結局震撼。果然最震撼的情節得要wuli瘋狂的好童王子ni貢獻。一把把自鳴抱進懷裡,然後一劍穿過兩人緊緊擁抱的身體,王子,你是條漢子。因為站王子所以最後為王子沒能登上王位惋惜,也同情泰秋,為王子操碎了心,受盡了哭,最後王子一劍殉情了......泰秋真的要氣死了……同時想到王子的父王,他是會為好童傷心,還是會為有這麼一個沒出息的兒子生氣呢?唉,真是可歌可泣的一段故事。